> 技术 > AI/人工智能

你家里敢装摄像头?

人阅读 2025-02-21 20:57:45

时间来到 2025 年,随着智能家居走入千家万户,家用摄像头成了许多家庭安全防护的一部分。

监控门前的情况到看护宠物或老人,摄像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捷。

然而,这一品类也把保护用户隐私的重担,直接扛在了自己的肩上。

今年 2 月初,一则来自江西会昌警方的视频火了起来,连民警也建议我们不要在家中安装摄像头。

本来是为了安全而安装的摄像头,如果反而损害了我们的安全与隐私,那不是得不偿失吗?

接下来,就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家用摄像头的那些安全风险,以及怎样才能在智能时代捍卫我们的隐私。

一、家用摄像头的隐私风险

近十年来智能家居市场的爆发性增长,让无数的公司都有了机会。

根据 IDC 报道,2025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预计出货 2.81 亿台,相比去年继续增长 7.8%。

根据“草台班子”理论,在一个新产业初期野蛮生长的时代,安全和隐私,可能并不是厂商的第一优先级。

也有不少黑客,尝试利用漏洞,窥探他人的隐私。

此外,智能设备安全性上,最弱的一环永远是我们自己。

如果设置的密码过于简单 —— 123456、000000、888888,那么再强大的安全机制与加密算法,也难以保护我们的敏感信息。

二、漏洞频发,黑客出手

曾经报道,自去年 3 月以来,一款名为 HiatusRAT 的恶意木马,对北美、欧洲地区的网络摄像头发动攻击。

这一 HiatusRAT 木马主要利用 CVE-2017-7921、CVE-2018-9995、CVE-2020-25078、CVE-2021-33044 和 CVE-2021-36260 五款已知漏洞进行攻击,在黑客得手后即可未经授权随意连接查看相关摄像头画面。

具体攻击行动方面,黑客通常首先通过 Telnet 协议尝试连接网络摄像头设备,并使用名为“Ingram”的摄像头扫描工具对设备活动进行扫描和监控。随后黑客利用暴力破解工具 Medusa 发起攻击注入恶意木马。

而在此过程中,黑客还通过 8 种不同的 TCP 端口进行 Telnet 连接进一步提升攻击成功率。

三、厂商出 bug,误窥他人隐私

海外智能家居品牌 Wyze 去年 2 月陷入了安全漏洞风波。

由于系统故障,导致约 1.3 万名用户在查看自家监控录像时,意外看到了其他用户的图像或视频片段。

Wyze 最初表示,只有 14 人受到了影响,但随后承认实际数量要高得多。而且,大多数用户虽然只看到了缩略图,但仍有超过 1500 人看到了全尺寸图像或视频片段。

据悉,此次事故起因于 Wyze 使用的亚马逊网络服务 (AWS) 服务器出现故障,导致远程访问摄像头功能中断数小时。然而,当故障恢复、摄像头陆续重新上线后,问题却出现了。

Wyze 将此次事故归咎于最近集成到系统中的“第三方缓存客户端库”:由于大量设备同时上线导致负载激增,该库混淆了设备 ID 和用户 ID 映射,从而将部分数据错误地关联到了其他账户。

四、安全,从我做起

为了帮助大家避免成为下一位“隐私泄露”的受害者,我们可以参考上面会昌警方提供的建议。

  • 限制摄像头的网络访问,避免视频流被上传到外部云端

  • 从源头做起,避免在卧室、浴室等私人空间安装摄像头

  • 选择正规、知名品牌的摄像头,确保设备具备加密技术和安全认证

根据目前的爆料信息,苹果也打算将于明年进军智能家居网络摄像头市场。

对于既想保护自己隐私,又想体验丰富功能,并且已经备好了“苹果全家桶”的家友们,不妨再等等。

除此之外,小编还有几个建议:

首先便是定期更换密码,这点不止适用于摄像头,其实我们使用的所有账户,都应该设置复杂且唯一的密码,并做到定期检查更换。

养成良好的密码管理习惯,才能有效避免安全在最薄弱的一环出现问题。

此外,大家也应该时刻注意将自己的摄像头更新至最新固件,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漏洞提前修补好。

如果自己家中的摄像头已经多年没有更新,不要心疼那几百块钱,还是尽快选购仍在积极维护更新、有靠谱加密措施的新产品,安全无小事。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