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利润4%或被罚,谷歌追踪用户的位置数据到底能做什么?
一个月前欧盟向谷歌开出了一张高达43亿欧元(约合50亿美金)的巨额罚单,谷歌无疑违反了在今年5月欧盟刚刚生效了一般资料保护规范(GDPR),而欧盟对美国公司一向严苛的前提下,谷歌或许又将面临高达其全球利润4%的罚款。
美国当地时间13日,美联社曝光称,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谷歌在安卓及苹果商城内上架的部分应用可以继续保存用户位置信息,可能曾被采集数据的对象包括20亿安卓用户以及数千万苹果手机用户。
谷歌发言人表示:“在用户关闭位置记录功能后继续使用位置信息,是让他们能在用谷歌搜索或是驾驶导航时改善用户体验”。而反对者则认为,谷歌坚持保存用户位置信息是为了增加广告收入,该公司去年一年广告方面盈利就增长20%,达到了惊人的954亿美元。
为什么用户的位置数据能带来这么大的效益?
其实位置数据产生效应的应用案例在我们身边时常能看见,比如共享经济中的共享单车,他们除了考虑资本投入外,最大的技术问题便是往哪投?投多少?投之后怎样维护和运营?这样看来,位置信息的作用便可预见。
单车的投放地点一般在公交站和地铁站附近,这些需要强大的位置数据作为支撑,同时,也要考虑到人流量、骑行路线、区域范围等一系列要素,这些都可以通过上述位置数据的计算方法来得到。投放之后,共享单车的停放状态、投放指标、车辆调度也需要依据位置数据来做出精准的预测。比如通过GPS来获取位置找到“红包车”,也比如会根据位置划分“禁停区”和“奖励区”,这一切都是基于位置数据来划分的。
互联网引爆了大数据,位置数据作为重要环节,它在物联网上的应用真真切切让我们从感官上体验到了什么是位置数据。
共享经济的兴起使得位置数据的作用在物联网中得到了完全的释放,但也绝不局限于此。在提倡“智能化”、“智慧化”的今天,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零售、智慧农业、智慧工厂等与位置数据也是息息相关。比如智慧交通中,对于实时路况监控、车辆信息服务都需要对位置数据做处理。智慧城市中对物流的追踪,智慧农业中对地质灾害和地方气象的检测,智慧零售中对自动贩卖机的管控,智慧工厂中对数以千万计的零件的监管,智能制造中对价值不菲的重型机械设备的监管……
这些与我们生活、工作、学习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物联网应用统统离不开位置信息和位置数据的支撑。
位置数据的进化利用
位置信息是物联网大数据中的重要一环,物联网的发展史是一部连接到感知再到智能的过程。在感知层面中,位置数据是最有力的一个支撑点,信息传感设备会被大量应用到物联网中。其中有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
简单的位置信息是对人或终端的位置、运动轨迹的追踪,它可以从你打卡,APP的使用、使用wifi、主动在微平台发布位置、城市摄像头和传感器等方式中获取。进一步的位置数据推理就是消费需求的体现,比如说,从上面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大概推出人的职业、喜好、作息等等一系列的信息。比方说,经常活动在学校,不是学生就是老师。经常出现在夜间有运动轨迹的,他大概有夜跑的习惯或者是减肥的打算。身在酒店就有可能是在应酬,这时将有一个预消费产生,即是否需要代驾……
位置利用不得不提的就是“智能驾驶”,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位置信息就好像是“无人驾驶”技术的“黑匣子”,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想要去发掘它,以获取更多帮助。“无人驾驶”的核心是实现车辆高级辅助驾驶或自动驾驶,硬性标准是:安全。基于这两点,“无人驾驶”必须掌握精准的车辆信息、道路环境信息、动态路况及其他相关的数字信息,这不免要应用到车辆导航和位置信息。“无人驾驶”的主要功劳来自于传感器、GPS定位,这也是确定位置信息,实现车辆导航的重要保障。在一个区域内,它需要了解人流量、道路环境、交通标志、交通信号以及各类情况,才能使无人驾驶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位置数据的使用远远不止于此,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无论是航天航空、测绘、军事和自然灾害预防,还是“无人驾驶”、公共交通、支付购物,都能在最大限度上解决我们的各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