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 > 智慧城市

全球公民面临“数字挫折”,并希望城市变得更智能

人阅读 2022-02-11 14:45:18

当今的城市生活已达不到数字时代公民日益增长的期望。这是根据凯捷研究院的最新报告。它探索了来自10个国家和58个城市的10,000名公民和300多名城市官员的回应。

调查发现,许多公民对他们目前居住的城市的设置感到沮丧,并准备离开以数字方式发展的高级城市而用脚投票。由于各种“数字挫折”,未来平均有40%的全球公民可能会离开自己的城市。 

报告“ 街头智慧:将公民置于智慧城市倡议的中心 ”显示,超过一半的公民(58%)认为智慧城市具有可持续性,并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城市服务(57%)。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超过三分之一(36%)的人愿意为这种丰富的城市生活付出更多的代价。但是,实施方面存在严重挑战,特别是在数据和资金方面。

到2050年,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预计将居住在城市中,超大城市的数量将从2030年的33个增加到2050年的43个。在人口增长的背景下,凯捷发现,十分之一的城市官员他们表示,他们正处于实施智慧城市愿景的高级阶段,不到四分之一(仅22%)已开始实施智慧城市计划。但是,全球范围内公民对智慧城市的渴望很大,这意味着加速的做法将受到欢迎。

开启改善都市生活的钥匙

根据该报告,可持续性对城市居民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公民发现诸如污染(42%)和缺乏可持续性倡议(36%)之类的挑战是主要问题,因此有可能离开他们的城市。但是,在过去三年中,有42%的城市官员说可持续性倡议已经落伍,有41%的城市官员说他们的城市在未来5-10年内变得不可持续,这是不采用数字技术的五大后果之一。

尽管智慧城市计划可以带来城市服务方面的改善,但凯捷(Capgemini)发现,感知是关键,而且收益不仅限于切实的成果。使用智慧城市计划的公民对他们的城市生活质量感到更满意。

73%的使用智慧城市倡议的公民说,他们在健康因素(例如空气质量)方面对生活质量感到更满意。但是,在未使用智慧城市计划的人群中,这一比例急剧下降至56%。超过三分之一的公民(36%)愿意为生活在智慧城市中的生活付费。对于年轻和富裕的公民,这一数字有所上升:千禧一代中有44%,Z世代受访者中有41%,收入超过80,000美元(68,080欧元)的人中有43%。

数据和资金是实施的关键挑战

尽管智慧城市可以解决城市中遇到的一些传统难题,例如公共交通安全问题,但在实施方面仍然存在严峻挑战。数据是智慧城市优化的核心,但是63%的全球公民表示,其个人数据的隐私比高级城市服务更为重要。

同时,将近70%的城市官员说,为预算提供资金是一个重大挑战,而68%的官员说,他们在努力访问和构建开发智能城市计划所需的数字平台时遇到了困难。从公民的角度来看,有54%的人认为BigTech公司将提供比现有公司更好的城市服务。

汉堡市数字战略负责人Matthias Wieckmann 表示:“在考虑智慧城市计划时,最好先进行很小的试验,然后再进行测试,然后再扩大并确保可见性和资金可行性。对于城市官员在其旅途的早期,较小的解决方案将为更快地铺路,而不是从大型的整体解决方案入手。这样就更容易为项目找到支持和资金。”

智慧城市计划有助于应对COVID-19危机

智慧城市可以帮助应对流行病,凯捷(Capgemini)发现,随着世界对付COVID-19,城市官员正在使用技术来应对所面临的一些挑战。68%的城市官员发现,将人们连接到医疗机构或提供远程病人监护的应用程序之类的数字计划正在帮助他们管理危机。

印度班加罗尔市将其指挥中心改建为“作战室”,以使用热图技术追踪患者并制定收容计划。在罗马,机场工作人员正在使用带有增强现实和热扫描仪的智能头盔来同时筛查多个访客,同时保持安全距离。

加快实施需要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紧密合作

创新技术以及创新和交付的资金本身不会创造一个智慧城市。利益相关者(如地方政府官员,公民和第三方,包括初创企业,学术机构或风险投资基金)之间的协作是关键。就此而言,凯捷建议市政府官员采用三阶段方法:

  • 以可持续性和复原力为基石,打造智能城市愿景。
  • 赋予城市官员作为企业家的权力,同时确保数据保护和信任
  • 与公民和外部实体建立创新与合作的文化

智能城市的感知和地位已成为公民的一个重要区别因素。城市规划者和官员认识到,市民是一个城市最聪明的资产,并将他们置于智能城市计划的中心,这一点已变得至关重要。城市官员必须努力确保以技术为主导的干预措施为人们提供他们想要和需要的经验和生活质量。

这样一来,城市将避免居民搬到另一个城市,并会增强其数字化途径,从而受益于公民投资房屋的意愿。此外,明智的举措使城市能够更灵活地应对COVID-19等挑战,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将数据环境与城市利益相关者联合起来,共同塑造城市的蓝图-将可持续性,数据隐私性整合在一起以城市的DNA为核心。”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