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产业发展现状
Part 1:前言
AIoT产业作为融合了IoT、AI、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兴产业,其促进经济社会万物互联、智能升级的核心价值正日益凸显。在B端/G端,AIoT已成为各大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助推器,在智能制造、智慧安防、智慧交通等众多场景中实现了规模化落地;在C端,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相关产品也在不断获得消费者认可。
但近年来,随着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俄乌战争爆发以及中美科技脱钩加速,国际政经局势日益动荡、实体经济发展面临重重障碍,导致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风险陡增,供货及物流周期大幅延长。AIoT产业在这一过程中也难以独善其身。在此大背景下,调研AIoT产业的最新发展态势、了解业界的优势短板、探讨各方的策略举措非常有必要。
智次方·挚物产业研究院作为AIoT产业观察前哨,特策划国内首次AIoT产业发展信心力调研。为了使研究更为科学、提出的策略建议更为合理,我们参考了美国密歇根信心指数(SRC)、中国人民银行信心指数、上海财经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以及中国天然橡胶市场信心指数(NRMCI)等十数种相关模型设计方案,建立了专属于AIoT产业的信心力研究模型。我们以研究模型为基础,设计并向业内企业大范围发放调研问卷,最后成功回收有效调研问卷518份。我们基于研究模型和调研成果,对AIoT企业的近两年发展状态及未来计划进行深度分析,形成了国内首份《中国AIoT产业发展信心力调研报告(2022)》,以期为企业发展、产业景气跟踪和短期预测等提供有益参考。
Part 2:背景
当前,AIoT产业的发展利弊因素并存,构成了复杂激荡的环境,同时也凸显了我们此次调研和发声的必要性。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政府高度重视促进AIoT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其创造有利政策环境
AIoT作为融合了IoT、AI、云计算、大数据的“万物智联”技术,已成为赢得新一轮科技革命主动权的关键。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加快物联网发展,并推动其与其它ICT技术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近年来,产业形成了以“AIoT”“智能物联网”等为关键词的新发展方向。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工信部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来,国家层面已发布不少于20份以“物联网”命名的专属政策。国务院近六年来每年均将与“AIoT”高度相关的“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关键词作为发展重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相关表述也由“培育”升级为“深化”“促进”等。
2021年,工信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至2025年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全面形成低中高速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高质量工业互联网网络,打造一批‘5G 工业互联网’标杆……重点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实现蜂窝车联网(C-V2X)规模覆盖”“打造通用和面向行业应用的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鼓励企业……研发推广基于5G、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应用和产品”,从网络、平台、应用、生态等多方面为AIoT产业发展营造了有利条件。
同年,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截至2023年底将推动10家物联网企业成长为产值过百亿的龙头企业”“实现物联网连接数突破20亿”“完成40项以上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修订”等发展目标,从龙头培育、应用普及、标准支撑等维度综合施策,为AIoT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2年,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同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东数西算”作为我国优化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工程,将带动全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AIoT产业有望在持续提升数据汇集、融合、计算效率的同时,降低相应单位成本,并在助推东西部数字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随着安全漏洞、数据泄露、网络诈骗等风险急剧上升,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强顶层建设,为产业的合规有序发展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2021年6-11月,我国相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在着力解决安全领域突出问题的同时,兼顾数据保护与利用、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与促进先进技术应用相结合,坚持监管与发展并重,为AIoT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产业:我国AIoT产业正从蓄力期过渡至高速发展期,赋能生产生活的核心价值日益凸显,2025年市场空间有望达万亿级
近年来,我国AIoT市场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智次方·挚物产业研究院认为,作为未来数年具备高增长潜力的大市场,我国AIoT产业正从蓄力期过渡至高速发展期。
中国AIoT产业发展阶段
来源:智次方·挚物产业研究院
在市场规模方面,据艾瑞咨询数据,2021年,我国AIoT产业市场规模达到6548亿元,同比增长12.6%;产业在2018-2021年间的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36.2%。2022年,我国AIoT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至7500亿元,同比增幅14.5%。未来,AIoT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有望使得产业的市场空间达到万亿级。智次方·挚物产业研究院预测,至2025年,AIoT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980亿元,2022-2025年间的CAGR将近10%。
在赋能产业升级方面,AIoT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以及信息科技发展的主赛道,目前已有数以百亿的智能设备、边缘设备遍布社会各领域,驱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预计至2025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将高达198.8亿个。通过将云计算、AI以及IoT等技术进行融合形成的AIoT解决方案,能有效满足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以制造和交通两大B端/G端行业为例,目前AIoT在智能工厂以及车联网等垂直领域均实现了规模落地。中商产业研究院、前瞻产业研究院等机构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工厂及车联网的市场规模预计分别达10566亿元和2771亿元,2025年有望分别增至14276亿元和6140亿元。
在服务生活提质方面,C端智能家居近年来发展成绩突出。根据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统计,2016-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由2608.5亿元增至5144.7亿元,CAGR达18.51%。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消费观念持续升级、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叠加C端产品品类日益丰富、功能不断完善等有利趋势,预计该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IDC估算,2025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有望突破8000亿元,相关产品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资本:大量优秀AIoT企业获资本追捧,北交所设立进一步优化产业融资环境,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
在融资环境方面,据智次方·挚物产业研究院统计,2021年1-8月,AIoT领域融资事件共304起,较疫情前的2019年全年大幅提升了30.5%,大量优秀的AIoT应用企业涌现,获得了资本追捧。
同时,2021年北交所注册成立,为AIoT企业发展带来了明确利好。目前AIoT领域中存在大量中小型创新企业,北交所的设立除了为产业内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也增强了市场流动性,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据智次方·挚物产业研究院统计,目前符合北交所上市条件的新三板IoT企业共有191家,相关企业的总市值目前约为1341亿元。在这些企业登陆北交所后,其总市值有望增至5000亿元以上。
(四)技术:5G、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传感及区块链等技术与IoT加速融合,为AIoT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G方面,2022年6月,3GPP R17标准宣布冻结,为加速AIoT应用普及打下了坚实基础。R17围绕商用特性改进、引入新功能、探索新方向等对此前5G标准进行了大幅优化:在商用特性方面,R17实现标准与商用联动协同,一是优化关键功能实现,完善现网应用。例如提升了高铁场景下的用户体验;满足工业生产场景要求,可独立提供确定性服务等。二是提升关键指标性能,深化场景应用。例如终端在空闲和非激活态下能耗较R16节省20-30%;工业互联网时延敏感网络空口授时精度大幅提升,支持多向授时。在引入新功能方面,进一步拓展了5G应用场景。例如可使轻量级新型终端(RedCap)满足低成本、低功耗、中等数据速率的物联需求,与NB-IoT形成互补,适配工厂传感、视频监控及可穿戴设备等应用;新设计的多播广播功能(MBS)可满足公共安全、赛事直播等场景需求。在探索新方向方面,R17制定了统一功能框架,为实现AI使能的5G智能空口设计奠定了基础。
云计算、大数据和AI方面,近年来,我国云技术快速提升,云原生技术实现了持续有效提升计算资源利用、弹性伸缩和产品/服务交付等方面的效率,同时大幅降低了系统运维工作的复杂度,为AIoT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使相关终端设备获得了云端服务器级别的运算能力。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AIoT后端数据存储、汇聚、分析、挖掘提供支持,大幅降低数据应用所需的成本,并保证其安全。AI全面进入机器学习阶段,并拥有海量数据资源进行学习,以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适应学习等为代表的AI技术及核心算法取得较大突破,大幅提升了AIoT产品/服务的智能化程度。
传感技术方面,传感器正由传统形态逐渐向智能传感器发展,已具备对外界信息进行检测、自诊断、数据处理及适应等能力。当下,集成了通信、CPU、电池等组件及多种传感器的MEMS传感器成为发展新趋势。MEMS传感器具备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易集成等特性,使终端设备更智能。随着传感器技术发展,全球传感器平均单价持续走低,智能设备的联网部署成本大幅降低,从基础设施层面给予了AIoT产业发展有力支持。
区块链技术方面,其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正在提速。《中国物联网全景图谱报告2020》指出,物联网 区块链融合生态正在成为“网络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乘数效应和撬动效应。未来物联网 区块链的融合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AIoT产品/服务的身份认证管理、设备安全防护、数据管理、网络基础设施运维等相关领域。
二、不利因素
近年来,随着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俄乌战争爆发以及中美科技脱钩加速,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风险陡增,供货及物流周期大幅延长,对AIoT产业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
(一)宏观环境:国际政经局势日益动荡,实体经济发展面临重重障碍
综合联合国、世卫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数据,截至2022年6月初,疫情肆虐已导致全球死亡近630万人。全球经济体2020年有93%陷入大幅衰退,导致全球经济萎缩3.2%,出现全球性企业破产潮、失业潮。2020-2021年全球经济产出累积损失达8.5万亿美元,几乎抹去此前4年的全部增长。世界贸易出现13-32%的历史性下滑,复杂价值链行业,尤其是电子产品和汽车行业,其贸易下滑更剧烈。世界投资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较2019年下降45-50%,达到20年来的最低水平。
(二)产业环境:产业链供应链广受冲击,供货及物流周期大幅延长
在不利局势影响下,国际国内ICT产业链供应链广受严重冲击。以芯片行业为典型代表,产品的交货期从2019年的6-9周,大幅延长至15-22周,部分甚至长达99周。物流运输效率亦受影响,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22年一季度快递服务全程时限为65小时,同比延长2.8小时;72小时准时率为69.4%,同比降低2.8%。
面对利弊并存、复杂激荡的发展环境,智次方·挚物产业研究院作为AIoT产业观察前哨,及时深入调研AIoT产业的最新发展态势、了解业界的优势短板、探讨各方的策略举措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