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公开AR创新技术,Magic Leap能否打场翻身仗?
近日,Magic Leap在官网上举行线上讲座,详细披露了其新产品Magic Leap 2的详细参数,如何解决企业级AR挑战以及获得的四大技术创新。一向神秘感十足的创业公司为何突然公开核心技术?
微软老兵拯救明星AR创业公司
凭借“在体育馆地板上跃起的大鲸鱼”的AR概念视频,Magic Leap一跃成为明星AR创业公司,吸引了谷歌、阿里巴巴、高通、华纳、摩根斯丹利等资本方的青睐,谷歌CEO Sundar Pichai甚至还加入其董事会,在获得上述资本方共26亿美元的投资后,Magic Leap的估值在2017年冲上60亿美元。
2017年年底其第一款AR眼镜产品“Magic Leap1”问世,售价2295美元起的Magic Leap并未满足公众的超高期待,其产品和技术的差距饱受业界质疑。行业专家表示,Magic Leap 1太大太笨重、视场角太小,技术和产品明显“货不对版”,远没有视频宣传片那样震撼。曾有媒体披露,Magic Leap1在发售的最初半年内只卖出了区区6000台。
“Magic Leap1”产品销售的不尽如人意,让公司甚至被贴上了“骗子”的标签,Magic Leap一度陷入诸多危机之中:产品销售受阻、核心高管和技术人员离职、财务资金问题,期间还曾传出即将“卖身”的传闻。
2020年Magic Leap出现转机,首先是在年初获得3.5亿美元救命融资资金。此外,随着创始人罗尼·阿伯维茨(Rony Abovitz)卸任CEO一职,董事会确定新任CEO人选——前微软商务开发执行副总裁Peggy Johnson。据官方披露,Peggy Johnson在为高通工作24年后加入微软,在微软任职期间,她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统管微软在全球范围内不同规模合作的开发、协作及增长”,并且要管理公司风险投资基金。在微软就职期间,她曾在2016 年领导微软以 262 亿美元收购Linkedln的项目。
新CEO上任后,Magic Leap随之调整经营策略,暂时放弃消费者业务,转向B端市场,公司宣传也更加开放, Peggy Johnson曾表示:“为了改变人们对Magic Leap的印象,我们的价值观和内部运营都产生了变化,同时也会从注重保密变得更加开放,AR技术也会更加透明。”
重新再出发能否打场翻身仗
尽管Magic Leap前几年的市场探索表现不佳,但其所在AR赛道却风生水起。2021年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并风靡全球,被视为元宇宙入口的AR/VR设备也被推至浪尖,AR眼镜成为谷歌、微软、Meta、任天堂等国际科技巨头的重要业务之一,而且还会吸引更多科研机构、公司的关注,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IDC预测,2025年将实现2340万台的销量。另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增强现实(AR)终端出货量约为63万台,到2024年将达到4125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8%。
行业专家表示,AR眼镜是强技术驱动的领域,突破高技术门槛的创业公司才能存活。“广阔的市场前景致使诸多行业巨头加速战略布局,或将倒逼技术快速成长。”刘暾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此次Magic Leap披露的信息,相比于Magic Leap1,Magic Leap2硬件得到诸多提升,重量仅为248g,还配备18个传感器,具备支持眼球追踪、动态分区调光等新功能,甚至还配备内置摄像头的6DoF手柄。此外,Magic Leap2的视场角得到优化,其对角线FOV 66°、适眼距更大,光学效率是上一代12倍以上,亮度可升至2000尼特。
此外,Magic Leap还披露了四个光学创新技术:视场角翻倍、尺寸减半;动态调光,支持明亮户外环境;改善光学模组制造能力;简化光学系统以求用户佩戴舒适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其动态调光技术。Magic Leap表示,为了让AR眼镜可以在户外建筑工地、明亮的手术室等强光环境中正常运行,Magic Leap2采用了动态调光功能,AR眼镜片亮度可从20提升至2000尼特自动调整,在保证亮度的基础上平衡电池功耗。行业专家解释说,这类似OLED显示技术中的LTPO动态调整帧率的功能原理。此外,Magic Leap2的动态调光系统还分为镜片全域调光和分段调光等。
“若将AR眼镜赛道比做百米赛场,谁能在短时间内规避技术壁垒,谁就有可能成为有竞争力的企业。”行业专家表示,想要跑赢AR比赛,Magic Leap需要摒弃“光说不练的假把式”,Magic Leap2的核心技术呈现如何,产品推出后市场反馈会给出最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