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眼AI丨艾米机器人李方友:陪伴机器人到一定程度就是伪命题 | 机器人艾米
【智眼AI丨艾米机器人李方友:陪伴机器人到一定程度就是伪命题 | 机器人艾米】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 观看往期视频
12月6日,首届“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前沿技术产业论坛”在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召开。“也许是科幻片看多了,我们认为n年后的机器人可以遍布每个家庭、每个社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艾米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EO李方友坦露了选择研发商业性服务类机器人的初衷。他认为具有前瞻性的机器人行业满足更多的商业需求。
“C端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100个人会有101种需求。”C端需要更多的配套服务。创业一年后,配套服务尚未跟上需求,因此李方友毅然将艾米机器人的研发方向从to C转向to B.
从赛车手跨界到机器人行业毕业于浙江大学的李方友曾在吉利集团担任集团项目总监,并负责筹建合资公司。在这个过程中,眼界得到提升的同时,李方友提高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很多事情都是从0到1,从1到n.其实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创业。”提到这段经历的时候,他的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吉利集团的感谢:“在吉利的这几年,使我自身能够面对创业的所有问题。”
2014年,李方友与英国朋友开始机器人项目的创业。一年以后,杭州艾米机器人有限公司诞生。作为公司创始人,李方友认为创业这个事情跟赛车是一模一样的。第一,比拼的是心理素质,创业里九死一生是很正常的。第二,比拼应变能力。第三,比拼对事情的操控能力,对团队的管理能力。他曾经是专业赛车手,这段经历更加助力他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
艾米机器人目前有两款机器人:艾米A1和艾米M1。艾米A1是一款智能家用机器人,具备人机互动、感情与行为认知和远程监护的功能。而艾米M1兼顾家用和商用两个领域,比A1适用的范围更大,例如用于医院、养老院、康复中心、银行等场所。
关键是解决应用场景的痛点2015年是艾米机器人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当时它着力于通用机器人。在摸索过程中,李方友发现应用场景不深,解决不了问题。“解决应用场景的痛点,这是很关键的问题。”因此艾米机器人逐渐深入到医疗领域,已经进入全国20多家医院。
当夜间值班护士不在的时候,机器人可以自主查房,运用视觉技术,把视频传输到护士工作站。病人通过机器人跟护士对接,把机器人当护士进行交流。李方友解释了机器人的学习能力:“人脸识别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机器人不会走错病房。”
放眼到中国商用机器人市场,面对同行竞争的问题,李方友认为中国商用机器人市场的各板块都很大。“但是做大而全的事情是做不成的,因为不会覆盖到深层次的应用,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因此,艾米机器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医疗和公安。
至于公安巡检领域,艾米机器人把无人驾驶的技术用到了无人车上面。李方友解释,这就是在一台车上搭载了一些巡逻设备,一个底盘上搭载巡逻设备。无人巡检机器人使用的不仅仅是视觉技术,还有激光、GPS作辅助。因此能满足类似方圆10公里这样更大的应用场景。
艾米机器人目前正把目光投入到机场,关注海外转机时的引导和翻译。
机器人对人类的意义机器人进入家庭估计需要5到10年。假设一个场景,我可以通过手机告诉家里的机器人,我什么时候回家,在之前它会把饭做好,冷气自动打开,客厅里播放你喜欢的音乐,然后我们回到家后,机器人播放今天的新闻资讯等等,李方友认为:“机器人进入家庭,相当于生活助理,能把简单重复的事情做好”。
但是,他觉得陪伴机器人到一定程度就是伪命题。“陪伴,一定是人跟人的陪伴,而不是人跟机器人的陪伴。”在他认为陪伴真不是机器人能做得了,人跟机器人是有差异的,机器人不管你怎么与它交流,它都属于一个相对比较冰冷的机器,没有人的感情在里面。
从技术上来看,机器人确实能代替现有类似厨师、保洁等人类员工的工作岗位,并且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尝试这么做了,比如阿里的未来酒店、海底捞的无人餐厅,但是目前的人工智能处于转型阶段,需要5G网络这样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后台服务器等做支持。当基础得到完善后,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就会非常大。李方友对此满怀期待:“科幻片所有的场景都能够实现,我相信一定能实现。”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以上内容为【智眼AI丨艾米机器人李方友:陪伴机器人到一定程度就是伪命题 | 机器人艾米】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