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高的职业学院 | 粤港机器人
【就业率高的职业学院 | 粤港机器人】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大学生就业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春节脚步的离去,2023年春招也渐渐拉开了序幕,在这场竞争激烈的浪潮中,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的学生们却有着自己的“制胜法宝”。多年来,凭借过硬的能力,从这里走出的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高达1.34万元,年均增长率超10%。实现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主动作为,成立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潮涌珠江口,风劲好扬帆。作为先进制造业的集中地,粤港澳大湾区正以巨大的体量、惊人的增速和赶超者的姿态向世界进发。为满足其在转型升级发展中对机器人应用的强烈市场需求,广东工业大学主动作为,在2015年7月与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联合建立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该学院也成为“新工科”教育改革的探索者、粤港高教合作的先行者, 旨在“培养智能制造业创业领军人才”。
目前,广工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已初步建成了一支有活力、有责任感的年轻指导教师队伍,截至2022年6月,拥有首席教授1名,项目设计课指导老师13名,涵盖机电、自动化、计算机、艺术设计等学院,实力一流。
特色培养,成就探索创新的沃土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医疗健康等领域。与此同时,行业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日益迫切。经过多年发展建设,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已形成特色培养模式,学院以项目驱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成为广大青年探索创新的一方沃土。
依托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以广东工业大学综合资源为基础,粤港机器人
联合学院采取特色招生及2 2培养学制,学院每级在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类、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类、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类、应用数学学院数学类、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等6个专业进行二次选拔招生。2020年,学院设立机器人工程专业,现已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以多专业融合的教学,实践新工科的交叉与融合、协调共享培养人才的新途径。
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2020年招生宣讲会
从大一到大四,广工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坚持在不同阶段全力夯实学子发展的基石:
大一上以寻迹小车为主,激发学生对机器人创作的热情;大一下参考全国工程大赛,制作物料搬运小车。大二一整年,以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事主题为指引,贯穿项目设计课始终,不断在机械设计、运动控制、电子电路设计、机器视觉等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大三大四培养设计思维,以企业家视野,将技术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学生正在装配参赛的R2机器人
如今,在2 2培养学制下,学院学生前2年的课程按原专业课程体系,后2年统一为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考核选拔后进入“机器人工程”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机器人工程”学位。多年来,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培养的学生受到校企单位一致好评。
成果显著,学生发展前景灿烂光明自成立以来,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人才培养可谓硕果累累。学院学子连续多年参加ROBOCON赛事,且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在2022年8月落幕的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中,广工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参赛队伍获得全国第11名,继2020年后再次荣获一等奖。同时,学院学子还在“互联网 ”“创青春”“挑战杯”等科技赛事中获省级、国级奖项近4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申请专利20余项。(部分数据截至2022年6月)
优质的教育资源、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不仅让在校学子收获满满,也培养他们迈向未来的底气。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或任职于百度、今日头条、大疆等行业名企,或升学米兰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此外,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自主创业,带着所知所学投身商海,实现个人理想。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十年来,我国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水平进入全球领先行列。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机器人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快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开展“机器人 ”应用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毋庸置疑,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将迎来新一轮浪潮。
如果你也有志于在机器人研究领域有所作为,欢迎加入广东工业大学,在这片广阔舞台上一道成长,以青年力量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关注“广东工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广东工业大学最新本科招生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广东青联,中国工业报,广工大粤港机器人
以上内容为【就业率高的职业学院 | 粤港机器人】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