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开发出全固态电池新技术 可将容量提高至3倍
【科技】据日媒报道,近日,日本京都大学、丰田等研究团队在电池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成功地将全固态氟化物离子电池的正极单位体积容量提高至锂离子电池的约3倍,预计体积能量密度可达锂离子电池的2倍以上,为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提升开辟了新途径。
这一突破的关键在于采用了新型电极材料“氮化铜”。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不同,氮化铜主要与氟化物离子反应,每个氮原子可获取3个电子,从而实现了单位体积和单位重量容量的显著提升。此外,该电极材料还表现出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承受数十次充放电循环。
据京都大学教授内本喜晴介绍,将氮等“阴离子”用于反应的电池在科学上具有趣味性,且此次的电极材料适用于下一代全固态氟化物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相较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被视为未来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研究团队表示,使用这种新型电极组装的全固态氟化物离子电池,有望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从目前的600公里左右增加至1200公里左右,极大地提升了电动汽车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他们正积极推进负极和固体电解质的开发,力争在2035年以后实现该技术的实用化。
此次研究得到了东京大学、兵库县立大学、东北大学和东京科学大学的共同参与,相关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学术杂志《美国化学会志》网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