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10万级混动SUV!长安UNI-Z和吉利星舰7怎么选?
【科技】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上,无论是销售数据,还是社区反馈,都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由于电池技术仍然存在很大发展空间、充电站/充电桩建设尚不完善,以及主流消费者不愿完全放弃发动机等因素,混动/增程车型,才是版本答案。
目前,市面上存在多款热门的10万+混动SUV。其中,有两款车型最为值得关注,它们分别为长安UNI-Z PHEV和吉利星舰7 EM-i。至于这两款车型孰优孰劣,相信看完这篇文章,你能找到答案。
外观设计
首先是外观设计方面,长安UNI-Z PHEV车身长度为4730mm,宽度1890mm,高度1680mm,轴距为2795mm,而吉利星舰7 EM-i车身长度为4740mm,宽度1905mm,高度1685mm,轴距为2755mm。
长安UNI-Z PHEV
吉利星舰7的长宽高都略胜长安UNI-Z PHEV,但并没有拉开明显差距,二者基本上是同一个级别的产品。而长安UNI-Z PHEV在轴距方面更为出色,不过笔者实际体验下来,二者的车内空间其实也没有太大差别。不过,长安UNI-Z PHEV和吉利星舰7 EM-i的设计语言却天差地别。
长安UNI-Z PHEV以其显著的运动风格外观设计脱颖而出,车身侧面线条流畅且张力十足,展现出强烈的动感美学。其独特的铠甲鳞片式前脸设计,在汽车界独树一帜,令人过目难忘。溜背造型与凌厉的腰线相得益彰,加之造型独特的大尺寸轮毂,共同营造出浓厚的运动氛围。
相比之下,吉利星舰7 EM-i则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采用封闭式前脸与分体式灯组的搭配,下方头灯与包围两侧进气口巧妙融合;上方则采用三段式贯穿LED行车灯设计,矩阵式LED灯条排列布局,拥有很强的科技感。然而,其整体风格仍偏向家用。
星舰7 EM-i
最开始看到吉利星舰7 EM-i的渲染图时,笔者也曾被惊艳到。不过看到实车后,笔者个人其实更加喜欢长安UNI-Z PHEV的外观。当然,外观设计这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这里不再多说。
动力系统
长安UNI-Z PHEV目前在售的车型主要为2024款,虽然也推出了一款2025款车型,但暂时并没有跟进比亚迪和吉利的新一代混动系统。长安UNI-Z PHEV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98匹,最大功率72kW,电动机为前置设计,最大功率158kW,最大马力215匹,标配18.4度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为时代长安和中创新航,支持26kW快充,CLTC纯电续航为125公里,综合续航最高1200公里。
吉利星舰7 EM-i则搭载了吉利最新的雷神电混技术,该技术在银河L6上可以做到百公里油耗低于3L,而吉利星舰7 EM-i则搭载了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112匹,最大功率82kW,电动机为前置设计,最大功率160kW,最大马力219匹,标配19度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为蜂巢能源,支持36kW快充,CLTC纯电续航为120公里,综合续航最高1400公里。
无论是最大动力,还是经济效益,和长安UNI-Z PHEV相比,吉利星舰7 EM-i都拥有明显优势。事实上,长安UNI-Z PHEV主要是吃了发布太早的亏,暂时还没有应用最新技术,希望未来可以有所优化。
内饰中控
长安UNI-Z PHEV的内饰整体设计较为常规,没有太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亮点。不过,它在细节处理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车内大面积采用了软包材料,提升了内饰的质感和舒适度。中控位置配备了一块14.6英寸的LCD屏幕,为车内增添了一定的科技感。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下众多车型纷纷采用怀挡设计的大趋势下,长安UNI-Z PHEV依然保留了传统的挡位设计。虽然怀挡设计在实际体验中确实较为舒适,但仍有不少消费者像笔者一样,对传统设计情有独钟。不过,参考长安旗下启源Q05等车型的变化,长安UNI-Z PHEV的2025款有可能会跟上潮流,采用怀挡设计。
相比之下,吉利星舰7 EM-i的内饰设计在同价位车型中堪称佼佼者,处于第一梯队。其贯穿式的空调出风口设计新颖独特,前台的三个FlymeSound音箱极具科技感,为车内营造出了浓厚的科技氛围。而且,由于采用了怀挡设计,吉利星舰7 EM-i的中控台拥有了更为充裕的空间,整体布局更加简洁大方。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其内饰颜色选择较为单调,仅有棕色和白色两种,笔者认为至少应再增加一种基础的黑色,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在车机系统方面,两款车型就几乎没有可比性了。吉利星舰7 EM-i搭载的Flyme Auto表现十分出色。吉利投资魅族后,Flyme Auto在几家主流国产汽车厂商的车机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如果配合魅族手机使用,其体验丝毫不逊色于华为的鸿蒙智行和小米汽车。美中不足的是,吉利星舰7 EM-i的车机芯片比较一般。
智能驾驶
说实话,长安UNI-Z PHEV和吉利星舰7 EM-i的智能驾驶都处于非常常规的水平,明显与当前行业集体内卷智驾的环境脱钩。目前,吉利已经召开了智能化发布会,长安也宣布将在10万+价位段覆盖智能驾驶,但是这两款车型暂时都未能得到最新的智驾升级。
将目光落回到产品上,长安UNI-Z PHEV标配360度全景影像,整车最高拥有6个车外摄像头、1个车内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2个毫米波雷达,支持L2级别的辅助驾驶,包括并线辅助、车道居中保持、道路交通标识识别、自动泊车入位、遥控泊车、记忆泊车等。
吉利星舰7 EM-i标配360度全景影像和车侧盲区影像,整车最高拥有5个车外摄像头、5个超声波雷达和2个毫米波雷达,支持L2级别的辅助驾驶,包括并线辅助、车道居中保持、道路交通标识识别等。
如果是对智能驾驶有较高需求的消费者,那么无论是长安UNI-Z PHEV,还是吉利星舰7 EM-i,其实都不是特别合适的产品,最好等待新款发布或者看看友商的车型。
底盘操控
在试驾体验中,长安UNI-Z PHEV与吉利星舰7 EM-i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魅力。
长安UNI-Z PHEV在底盘悬架设计上独具匠心,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与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的组合。经过实际试驾,能明显感觉到其悬架调校并非单纯侧重于舒适。相反,它带有一定的硬朗风格。这种调校方式,让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具操控感,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无疑更能满足他们追求驾驶激情的需求。在过弯时,硬朗的悬架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使车身保持稳定,让驾驶者尽情享受驾驶的乐趣。
而吉利星舰7 EM-i的油电混合系统则令人眼前一亮。从车辆起步的那一刻起,其动力输出就表现得极为平顺。电动机与发动机之间的切换堪称无缝衔接,在城市拥堵路况下,这种优势尤为明显。驾驶者几乎察觉不到任何顿挫感,每一次加速都能获得线性的动力反馈。这种平顺的动力体验,不仅确保了驾驶的安全性,让驾驶者在复杂的城市路况中更加从容,还大大提升了驾驶的乐趣,使每一次出行都成为一种享受。
购买建议
长安UNI-Z PHEV与吉利星舰7 EM-i在价格与配置方面各有特点,但深入对比后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情况。
长安UNI-Z PHEV推出了三个版本,蓝鲸智电iDD 125KM领先型售价9.99万元,智慧蓝鲸125KM战舰版售价10.99万元,蓝鲸智电iDD 125KM卓越型售价11.69万元。吉利星舰7 EM-i的配置更为丰富,有55KM启航版售价9.48万元、55KM探索版售价10.48万元、120KM启航+版售价10.78万元、120KM探索+版售价11.78万元、120KM领航版售价12.78万元。
乍一看,长安UNI-Z PHEV的蓝鲸智电iDD 125KM领先型极具性价比,不到10万元就能拥有一款4.7米的中型混动SUV,纯电续航达125km,还支持360全景影像和L2辅助驾驶。然而,这看似诱人的配置背后却隐藏着“陷阱”。原来,这款最低配车型根本不生产,它就像是长安抛出的“鱼钩”,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而战舰版才是实际上的最低配。那些被领先型吸引的消费者,无疑是被“钓”上了钩。
除去这个“虚晃一枪”的领先型,长安UNI-Z PHEV的智慧蓝鲸125KM战舰版和蓝鲸智电iDD 125KM卓越型,在与吉利星舰7 EM-i同价位车型对比时,优势并不明显。吉利星舰7 EM-i在价格区间内提供了更多选择,且不同版本的配置也各有亮点,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