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能源研究会王卫权: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配储前景光明
2024年,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中国的清洁能源再次迎来了高速发展。据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风电、太阳能新增装机分别达到7925万千瓦和27717万千瓦。截至2024年底,全国风电、太阳能累计装机分别达到52068万千瓦、88666万千瓦。那么,在能源转型方面,还存在哪些待解难题,2025年又该聚焦哪些方面发展?
对此,预见能源与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卫权做了一次对话访谈。
王卫权
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
副秘书长
Q&A
预见能源:2024年12月26日,浙江深远海风电母港在温州开工,计划到2030年打造千亿级风电产业集群,抢占全国乃至全球深远海风电发展高地。这也是全国首个面向深远海的风电母港项目。
我们注意到,2024年以来,还有一些沿海省份,比如说福建、浙江,都在发展海上风电。
就您目前了解的情况,海上风电的技术难点有哪些?我们知道海上风电的建设投资要比陆上和近海要大,您怎么看海上风电这股热潮?
王卫权: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先说海上风电的制约因素。
第一个就是我们的海域用途很多,它有渔业,有交通,有军事,有气象。在多种用途的情况下,发展海上风电并不属于一个优先的方向,首先要满足军事,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由于受到用海的限制,所以很多项目的开发会受到限制,尤其是近海项目,所以现在就要往深远海走。至少是离海边30公里,或者是水深超过30米的地方去走。
那由此就带来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离海越远,水深越深,风电的建设成本就会越高。
第二个就是它的施工难度也会增加。因为离海越远,受台风的影响就越大,它的施工难度也会越大,施工吊装的负荷越大。
第三就是离海岸线越远,输电线路会越远,因为你要把电再输回到岸上,海上很难有什么用电的地方,你就要把它收回来——这些对于海上空间都是挑战。
王卫权:第二个层面,是有利的方面。
对于海上风电来讲,它是沿海这些区域发展新能源重要方面,因为在陆地上实在是没有足够的土地去建了。
大规模的风电建设和光伏对比的话,第一,它的资源有限。光是普照的,但是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风,只有一些特殊的风口地方才有。
第二,就是在陆地上土地资源也会受到限制。所以大规模地发展陆上风电目前已经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海上风电就成了很多地方发展的方向。
另外,海上风电其实是和制造业连为一体的,浙江为什么要建风电母港,因为母港会带来很多像做叶片的、做塔筒的,做齿轮箱的,做整机的……这些制造企业入驻。
除了浙江,江苏的盐城就是一个风电的母港。所以包括广东的湛江,还有阳江等等,都希望能打造风电母港,因为能够带来制造企业的入驻,发展地方的经济,所以沿海的很多区域发展风电不仅仅是要推动能源转型和科技能源发展,同时要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这两个因素的叠加下,沿海从辽宁一直到海南现在都在大力地发展海洋工业。
就海上风电现在的成本来说,发一度电的成本是比火电略高一些,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规模的扩大,成本会逐渐下来,同十几年前光伏很贵,现在已经很便宜了一样,只要规模不断地扩大,技术不断地进步,成本就会不断地下降,到最后能够实现商业化。
从各省规划的容量来讲,未来至少有好几倍的增长,每个省的规划都很大。那这些在十五五或者是在2035年之前,会慢慢地去实现。
简单地讲,海上风电面临着的最大挑战是海域利用的问题,并不在海上风电本身。海上风电即使走到了30米,现在最远的大概有四五十公里,水深也有也更深,像德国、丹麦,还有挪威、英国,他们现在最远的都距离海岸100多公里。但是也在技术上都可行,通过漂浮式的平台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但是就是经济性需要时间才能够通过规模的扩大技术的进步,才能够实现商业化。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前景广阔。
预见能源:感谢!我们还有一个光伏方面的问题向您请教, 2024年,我们观察到,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分布式光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导致这这一投资出现了波动,甚至有一些部分央企开始退出了这个领域。
许多从业者都反映有点看不清,说这个分布式光伏到底前景如何,明年还能不能干,怎么个干法,比较迷茫。
您怎么看分布式光伏2025年以及接下来两三年的前景?
王卫权:对于分布式光伏来讲,去年国家能源局出了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里边对分布式光伏做了一些规定,就是6兆瓦以下的,20兆瓦和50兆瓦分了几个档次。
6兆瓦以下的可以并网,到20兆瓦的项目优先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超过50兆瓦的就必须自用,不能并网。
通过这种方式,就是要鼓励自发自用,尽量地减少并网,减少对电网的挑战。
从这个前景来看,我个人觉得,分式光伏未来依然是要高速发展的。尤其是在比较重要的几个省份,如广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这些省份能源转型的压力大,化石能源占比高,土地资源也有限,因此要想发展新能源,只能充分的利用各种边角角的地方来大力发展,像屋顶、还有分散式的地面。关于分布式光伏的前景,我觉得,方向合格,前景是没有问题的。
可再生能源入市确实会对分布式光伏的收益产生影响,所以2024年工商业储能就发展很快。
分布式光伏加上储能就可以实行两充两放,就是低谷的时候、电价便宜的时候充电,那电价高的时候再放电给用户供电。这样就能够峰谷价差套利,比如说两毛钱充的,卖的时候卖一块钱,那一度电能够赚半毛钱。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把光伏白天低谷时发的电储存起来。等到它高峰的时候再卖出去。
刚才提到的像广东、浙江、江苏等这些地方其实是能够实现商业化的,只要高峰尖峰时段的电价和低谷电价的价差足够大,这些都可以商业化运行,所以工商业在2024年的增长很快,大概工商业储能大概能有十几个吉瓦时。
对于户用光伏这一部分,如果能够实现自发自用的话,收益还是可以的。现在居民电价基本上都在五毛钱左右,但光伏度电成本如果不配储能的话,现在已经是两毛多钱了。
杨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去年的咱们核电这一块建设的速度也比较快。但是目前来讲,从社会民众这个角度讲,还是有一些担忧。
您怎么看咱们目前的核电的安全和环境的保障问题?
王卫权:核电属于第一电源,特别的稳定,基本上能够发到8000小时,一年总共才8760个小时,能发到8000个小时,所以是作为一个最稳定的基础电源来运行的。
目前在全球来看,中国的核电技术都还是可以的,尤其我们华龙一号投入使用之后,我们的核电技术又有了新的提升。所以,从技术的角度,我们技术是领先的,所以要发展。
另外一方面,核电最稳定,又不排放二氧化碳,所以也是要发展的,但是核电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安全,这个是大家最为担心的,国家其实也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尤其选址方面。
日本福岛事件之前,曾经选过内陆的一些省份,但是事件一出,内陆省份的项目全部停了,所以现在咱们的核电基本上还是都在沿海区域。这样的话,可以尽可能减少对人口密集区的影响。
第二个关于安全,从目前在运行的核电站的角度来讲,中国众多核电站安全性都很高。一般的公众对这些有疑虑,是因为不了解,所以就比较担心。我觉得可能需要更多的核电专家去做一些科普宣传。
另外一个,核电在建设和运营过程当中。对于环境的影响不是特别大,最难处理的是核废料。核废料处置以后还是有放射性,如何能够永久地去除,避免辐射再次产生污染,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我不是核方面的专家,所以我只能以有限的知识去回答。
原文标题 : 对话中国能源研究会王卫权: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配储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