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不想努力了 抱紧华为大腿
2025,奥迪全面“投华”。
华为智驾首搭燃油车,全新奥迪A5L火了。
最前沿的端到端架构,带来最先进的「车位到车位」体验。
AI司机上车传统豪华,奥迪智驾一夜飞升,就是现在。
官宣合作7年,兜兜转转奥迪还是牵手了华为。
这也给豪华品牌,乃至整个合资阵营出了道题:
全面智驾,未来已来,是坚持自研还是赶紧上车中国智驾方案?
奥迪率先全面“投华”
先说明一下,这里说的全新奥迪A5L是来自上汽旗下,不是一汽也要出的那款A4L换代改名后的A5L。
全新奥迪A5L车长超4.9米,溜背造型设计,轿跑风格。本次改款上市,有两大亮点值得关注:
华为智驾首搭燃油车。
首个双激光雷达华为智驾车型。
不要被A5L“光秃秃”的前车顶迷惑,它的两颗激光雷达在车灯下方,类似小鹏转向视觉路线前的车型设计。
这种设计让激光雷达和车身融合的更好,但因为位置稍低,感知会受到影响,所以采用了两颗激光雷达“补盲”。
双激光雷达,这在华为系中尚属首例。
已上市的华为高阶智驾车型,最多搭载3颗激光雷达,比如方程豹豹8。
大部分都只搭载了1颗激光雷达,比如包括50万级问界M9在内的鸿蒙智行全系。
搭载4颗激光雷达尊界S800,将在5月底上市。
既然搭载了激光雷达,那上车的软件算法肯定是ADS 3.0,基于端到端架构,支持城区NOA「车位到车位」。
端到端是智能驾驶最前沿的技术范式,其实就是AI模型从过去只负责感知任务,到现在感知、决策和规划等任务一把抓,算法上限更高,并且让AI司机开车更拟人。
「车位到车位」,则是目前智能驾驶落地的最先进体验。
智能驾驶在停车位原地启动,AI帮你开出车位,过闸机,驶入公路,领航辅助驾驶,最终驶入指定车位。
「代客泊车」陆陆续续也会开放,到了停车场电梯口你可以直接下车,然后车子自己去找车位。
对用户来说,相当于有了自己的专职司机,不管是日常城区通勤还是高速长途跋涉,都更省心省力。
对奥迪来说,在华为的带动下,其智驾座次从落后一代一夜飞升至「领先一代」。
除了外观和搭载华为智驾,奥迪A5L曝光的信息不多,有望会在4月底的上海车展上市。
据了解,A5L暂时还未上车鸿蒙座舱,不过仅凭智驾已经让不少网友心动了。
有网友看了以后感慨:
A6不香了。
这下压力瞬间给到一汽了?
其实根据此前多方消息,一汽奥迪相关负责人已经剧透,今年所有上市车型都将搭载华为智驾。
一汽奥迪率先放风,上汽奥迪赶紧出牌。
兜兜转转,奥迪还是在华全面“投华”,率先转型“俊杰汽车”。
延续的合作
实际上,早在2018年7月,奥迪就在自动驾驶领域与华为达成了合作。
△左为时任奥迪中国执行副总裁梅萨德,右为华为董事徐文伟,图源:华为
当时原计划率先落地奥迪Q7。
徐文伟在当时展望未来,认为通过双方的合作:
相信不久的将来,消费者可以体验到更加安全、舒适、便捷、智能的自动驾驶服务。”
但在2018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双方再也没有提起过这项合作,相关工作的推进也鲜少披露。
但在这7年里,双方一直在以各自的方式探索自动驾驶。
华为的工作,大家都比较熟悉了,ADS不断迭代,赋能车企转动数据飞轮,预计将于今年迈向L3级自动驾驶。
奥迪则早早瞄向L3,却在2019年底正式取消了L3项目,将资源分别投入L2和L4级自动驾驶研发。
后来在2021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展示了结合车联网的L4级自动驾驶公开路测,不过演示路程仅有6.5公里。
在L2维度则鲜有作为,2022年底推出的A6L搭载的还是自适应巡航系统。半年以后,国内就开卷城区NOA了。
智能化的技术劣势,开始转变为市场劣势。
2024年,奥迪全球销量为167.1万辆,下跌11.8%,在BBA中排名最末。
其中中国市场交付了64.94万辆车,销量同比下滑11%。
转型成绩也不太理想,2024年奥迪纯电动车销量为16.4万辆,下跌8%,占总体销量还不到10%。
最终在市场无形大手的推动下,奥迪再度牵手华为。弹指7年,当时的合作见证者,有的已经退休了。
与此同时,同样面临转型困境的奔驰,也把希望放在了中国,押注智能化。
据了解,奔驰目前在华研发团队超2000人,依靠中国研发团队开发无图方案,去年首秀上海,目前尚不清楚量产上车,全面铺开的事件。
宝马则在今年1月,要量产搭载V2X(Vehicle to X)模块的全新宝马5系,增强整车智驾能力,表示“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携手中国创新力量”。
BBA是豪华品牌的代表者,随着他们重注智能驾驶,再加上比亚迪等力推“全民智驾”,中国市场的风向很明确了。
可以预见后续二线的豪华品牌,以及大众市场诸合资将陆续跟进。
自研时间太久,市场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