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在吃饭时发现“芯片”,网友称这不一般
近日,河南一名女子在一家羊肉餐馆点了一份羊肉汤。在吃羊肉汤中的一块羊肉时,她突然发现肉中有一个异物。这名妇女于是问服务员这是什么。服务员居然告诉这名妇女,那是一只羊的眼睛。对此,这位妇女予以反驳,于是将它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发现这是一个电子产品。
从该妇女提供的图片可以看出,该物体头部有一个圆形的黑色尖端,底部有一个玻璃管,管内有一个类似金属的物体。这名妇女随后拍下了该物体的照片并发布到网上,这在网民中引发了激烈的辩论。
有网民说,这是一只好羊,这是产地追溯码芯片,比如说这只羊自称是宁夏滩羊,嘴上说没有证据,因为国家对于宁夏滩羊是有产地证明的,而且有一个追溯码,这个码是放在这个胶囊智能卡上。一些网民还声称,这是一个发送电信号的定位器,这只羊应该是领头羊,通过将这个装置植入领头羊的体内,牧羊人可以确定羊群的位置。网上也有人说,这可能是随机丢弃的电子产品的一部分,最后落在草地上,被里面的羊吃掉了。
其实这个东西就是一个玻璃管的RFID电子标签,主要用来标记宠物的身份,或者是牲畜的身份,它是通过针头植入动物的皮下,具有稳定、不脱落、不易损坏的优点。
RFID在畜牧领域的作用
目前,RFID技术在畜牧业养殖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畜牧业,我国寻求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加强对动物的管理。加强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和监管,不仅简化了畜牧业的管理进程,还加强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RFID技术已经准备好了
在畜牧业管理中,结合射频识别技术,以射频识别标签为载体,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通过识别编码、识别、信息输入与传输、数据分析与查询,实现对牲畜从出生、屠宰到消费的全过程监控。整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即动物繁殖。将防疫、检疫和监督相结合,不仅可以实现对动物疫病的快速、准确地追溯,而且可以加强畜禽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实现科学化、制度化。畜牧业和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因此,射频识别技术在畜牧业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4,922万头,牛存栏9,817万头,羊存栏31,969万只,家禽存栏67.9亿只。在不久的将来,RFID如果全面覆盖畜牧业,那必将为畜牧业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推动其迈入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