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业界新闻

“星火4.0”能救科大讯飞吗?

人阅读 2024-07-04 17:11:14科大讯飞

文|宁成缺

来源|博望财经

尽管身披“AI第一股”的荣光,但科大讯飞的日子却不好过。

受到2023年报、2024年一季度不及预期的影响,科大讯飞股价备受打击。截至目前,科大讯飞的股价截至发稿前7月4日午间收于41.66元/股。市值收缩至963.07亿元,与一年前推出AI大模型“讯飞星火”后所触及的市值巅峰相比,几乎“腰斩”,令人唏嘘。

来源:百度股市通

即便是星火大模型V4.0的发布,也未能挽救公司市值。当前,科大讯飞正面临多重挑战:实现千亿营收的紧迫任务、负债规模的快速上升,以及减员带来的内部压力等,这些问题如同重峦叠嶂,考验着公司的韧性与智慧。而近期曝出的一起员工猝死事件,更是将科大讯飞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公众的关注与审视更加严苛。

在AI技术蓬勃发展的2023年,科大讯飞却未能如愿驶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依旧困扰着这家曾经的明星企业。

这一系列现象不禁引人深思:科大讯飞在AI大模型赛道的重注,是否真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在AI浪潮中,如何平衡长远规划与短期效益,如何确保研发投入的有效转化,成为科大讯飞乃至整个行业亟待解答的课题。

01

星火大模型V4.0发布,科大讯飞赢了?

回溯至去年,当科大讯飞正式发布星火大模型的1.0版本时,其CEO刘庆峰满怀信心地宣布,该模型将于同年10月与ChatGPT一较高下。

这一雄心勃勃的宣言立即激发了市场的热烈反响,科大讯飞股价应声涨停,并随后持续攀升,创下历史新高,市值更是一度突破1700亿元大关。

历时一年,科大讯飞在北京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V4.0及其在医疗、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的落地应用。该模型基于全国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飞星一号”训练,模型能力全面对标GPT-4 Turbo,并在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等方面实现超越。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国内外12项大模型主流测试集中,讯飞星火V4.0在其中的8项测试中脱颖而出,整体表现超越了GPT-4 Turbo等国际顶尖大模型。

刘庆峰进一步透露,星火APP的下载量已激增至1.31亿,不仅吸引了大量忠实用户,还催生了一系列备受欢迎的应用助手。在星火大模型的赋能下,部分智能硬件产品的销量实现了显著增长,同比增长超过70%,月均使用次数更是突破了4000万次。

此外,根据七麦数据,截至今年4月,讯飞星火App在安卓平台的累计下载量排名第二,苹果App Store上的用户评价和打分也领先于国内同行,用户规模稳居行业前列。

与此同时,科大讯飞在2024年北京车展上展示了其最新一代“讯飞星火 座舱”解决方案,这一创新成果已在多家车企的多款车型上成功落地应用,有效解决了人车交互的痛点问题,为驾乘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体验。

作为背靠合肥政府和中科院等强大资源的企业,科大讯飞自2010年起便布局讯飞开放平台,致力于将自身的AI能力向下游移动互联网及智能硬件开发者输出。目前,公司采取“平台 赛道”战略,围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汽车、智慧金融、运营商、平台及消费者业务等七大核心业务领域展开布局。

去年,受经济环境和财政支出等因素影响,公司在G端业务的智慧教育、智慧城市及运营商板块遭遇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AI的转型成效显著。2023年,公司C端硬件GMV实现了超84%的增长,开放平台收入也同比增长超过40%。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更是以61.9亿元的营收贡献,同比增长33.4%,首次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了31.47%。

尽管取得了这些成绩,2023年科大讯飞实现营收为196.5亿,仍未能迈过200亿营收的门槛,距离刘庆峰2021年提出的千亿营收目标相去甚远。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近两年的营收增速均未能突破5%的瓶颈,2022年和2023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77%和4.41%。这不禁让人思考: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大讯飞为何未能如预期般腾飞?这背后或许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挑战与困境。

02

一季度亏损3亿,钱去哪了?

虽然星火认知大模型迭代到4.0版本,在大模型战场上傲视群雄,但科大讯飞却伴随着显著的财务挑战。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科大讯飞扣非净利润1.18亿,同比下降71.74%,而2024年一季度更是出现归母净利润亏损3亿元的严峻局面,这一数字接近了2023年全年的利润半数。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自2022年一季度以来,科大讯飞已连续四个报告期面临营收增长却利润下滑的困境,引发市场对其“造血能力”的广泛质疑。

那么,钱到底去哪里了?

深入剖析科大讯飞的财务状况,不难发现其资金流动的两大主要去向:一是年度分红,公司慷慨派发现金红利2.29亿,占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三成。

二是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从2021年至2023年,科大讯飞累计投入已达101.28亿元,其中2023年研发投入38.36亿元,同比增长14.36%,占营收比例提升至19.53%。其中,讯飞开放平台系统、讯飞AI输入法的研发资本化金额分别为6587万元、6250万元,均超过6000万元。

而2024年第一季度,科大讯飞研发费用8.42亿元,同比增加1.26亿元。

在AI界,大模型研发离不开算法、算力、数据,而这三项都是无比烧钱的主,2023年,单是服务器设备,科大讯飞就花掉了1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核心技术研发相比,科大讯飞的销售费用增长同样迅猛。2023年,销售费用达到35.84亿元,同比增长13.26%,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了18.2%。

公司CEO刘庆峰直言,随着星火大模型的推广进入“燎原”阶段,市场投入必须相应增加。这一策略导致销售费用持续高企,成为侵蚀利润的另一大因素。进入2024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继续攀升,达到7.65亿元,同比增加1.31亿元。

资金压力方面,科大讯飞面临货币资金减少、长期借款增加的双重挑战。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仅剩26.78亿元,较2023年底的35.6亿元减少了近9亿元。同时,总负债达到197.97亿元,同比增长32.21%,负债率攀升至53.24%,处于上市以来高位。

资金压力之下,没有造血能力的科大讯飞只能频繁通过资本市场募资,并依赖政府补贴以维持运营。这引发了对科大讯飞发展模式的深思:作为科技企业,在研发费用与销售费用双高的情况下,如何平衡投入与产出,实现可持续的利润增长呢?科大讯飞似乎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

03

大模型斗争激烈,科大讯飞还能飞吗?”

科大讯飞在大模型赛道的征途,无疑是一场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豪赌。

自2023年5月正式推出星火大模型以来,讯飞采取了多元化变现策略,包括赋能现有业务、API授权付费及企业定制化模型,然而,目前仅C端硬件与智能汽车业务展现出显著增长,其中智能硬件营收入达16.17亿元,同比增长22.35%,智慧汽车业务则实现6.95亿元,增幅高达49.71%。

尽管如此,面对庞大的营收基数,星火大模型对整体营收的提振作用尚显有限。

更为严峻的是,随着大模型市场的竞争加剧,价格战愈演愈烈。科大讯飞不得不跟随市场趋势,宣布讯飞星火Lite API永久免费,同时大幅下调Pro/Max API的价格至每万tokens仅0.21元,这无疑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在此情境下,大模型应用尚处初级阶段便已深陷内卷漩涡,未来盈利前景更添阴霾。

此外,科大讯飞还面临着来自百度、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的激烈竞争。这些企业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如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凭借产业级知识增强特性占据行业高地,阿里巴巴的通义大模型则在电商、医疗等多个垂直领域深入应用,腾讯则依托其在社交、游戏等方面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数据资源推动模型迭代与创新。

相比之下,讯飞星火虽有所建树,但在综合竞争力上仍显不足。

雪上加霜的是,包括汽车领域在内的企业对自研大模型的热情高涨,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理想等车企纷纷加入自研行列,这进一步削弱了科大讯飞的市场地位。

确定的是,科大讯飞还将持续烧钱。毕竟,大模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标GPT-4当前能力的讯飞星火V4.0才刚发布,微软就已悄悄为OpenAI开始训练GPT-6了,你说科大讯飞难不难。

资金压力之下,科大讯飞股东纷纷减持套现。2023年,科大讯飞十大股东当中,共有5个股东实施了减持。此外,科大讯飞员工总数也有所减少,尤其是核心技术人员流失较多。从2023年报看到,科大讯飞的核心的技术人员,从2022年的9281人减少至2023年的8908人,减少373人。这无疑给公司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资本市场,科大讯飞的表现亦不尽如人意,投资者信心受到考验。

从大环境来看,人工智能市场仍具巨大潜力。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为885.7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218.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2%。这为科大讯飞等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尽管当前面临重重困难,但科大讯飞仍有望在大模型赛道中突围而出,但能否真正“飞起来”,还需看其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与不确定性。

       原文标题 : 股价几近“腰斩”、业绩承压,“星火4.0”能救科大讯飞吗?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