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到底“卡”在哪
近期,车企在新能源车险市场动作频繁。
由广汽集团等企业发起成立的专业汽车保险公司众诚保险与广汽埃安签订统一交易协议,众诚保险及其子公司将为广汽埃安及其子公司提供保险保障、风险管理、保险经纪、汽车延保等方面服务。
日前,由比亚迪完全持股的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财险”)也正式在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等七个省份上线投保入口。
据车百智库、中国汽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发布的研报《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汽车保险制度创新研究》显示,新能源车构造、风险点跟传统燃油车差异明显,电动汽车的投保需求、保险费用、费率厘定涉及因素等同传统汽车也存在差异,保险责任和使用场景更复杂,当前保险的条款与费率设计无法满足电动汽车消费者需求。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比亚迪财险能否把新能源车险价格“打下来”成为关注热点。当前新能源车险究竟“卡”在哪?新能源车险问题何解?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新能源车险的现状与挑战,并探讨破解新能源车险僵局的关键。
1、车主喊贵,险企喊亏
去年至今,车市“价格战”的烈火越烧越旺,新能源汽车价格大幅下降,但相比于车价调整,新能源汽车保费却并没有明显降幅。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四月上半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 50.39%,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五月第三周,新能源终端上险渗透率也突破 50%。
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为车险行业带来新的机遇:2023 年,中国人保新能源车承保比例同比增长 57.7%,中国太保新能源车险同比增长 54.7%。与参保车辆数量同步攀升的是其保费价格。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数据显示,2023 年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车均保费达 4003 元,约为传统燃油车的 1.8 倍。另据东吴证券预测,2024 年新能源车均保费将达 5001 元。
“省下来的油钱,都花在了保费上”,应该是很多新能源车主的心声。而且用车过程中也不敢轻易出险,扛不住第二年保费的大幅上涨。
新能源车险到底贵在哪儿?
究其原因,车百智库在研报《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汽车保险制度创新研究》中表示,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价格差异较大,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价格远高于传统汽车,因此保险费用也较高。
此外相比传统油车,新能源车造车门槛较低,核心的三电结构并不复杂,但由于没有厂家的维修授权,一般传统汽修店都接不了这种单,而且由于设备和技师的缺乏,可能也无法提供专业的维修服务,消费者只能去维修成本普遍较高的 4S 店。另外,新能源车智能化程度高,比油车多了很多摄像头、雷达传感器,就连灯光也是五花八门的,配件价格相对更高,这些都是保险公司衡量车损险赔付的因素。
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率还很低,未能达到燃油车的规模效应,保险公司不得不提高保费标准。
但从险企的角度来说,这门生意也是吃力不讨好。
出险率高。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相应的出险率也快速上升。尤其是部分新能源车辆的投保情况与实际使用性质不完全相符,非营运车辆被用于营运用途。如很多人跑网约车都喜欢用新能源汽车,这导致新能源车险出险率大幅上升。
赔付率高。根据中国银保信(CBIT)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实际上比燃油车高出大约 21%。而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近 85%,对于大部分险企来说,新能源车险业务都处于盈亏线边缘。
2、车企入局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带动新能源车险保费增长,险企承保达成规模效应,保费有望降低。
车企加入车险产业链也有望打破新能源车险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
早前广汽、上汽、小鹏、理想等主机厂多以“保险经纪公司”的身份,从事“为投保人拟订投保方案、选择保险人、办理投保手续”,“协助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进行索赔”,“再保险经纪”等中介业务。这种模式中,车企布局“车险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代理销售佣金、理赔服务费用、咨询服务费用等,并没有拿到直接定义车险产品,售卖自家保险的实质权力。
相比而言,比亚迪不是入局最早的,但却是入局最深的。在成立保险经纪公司后,比亚迪又取得保险公司牌照。2022 年 3 月,比亚迪出资设立比亚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一年之后的 2023 年 5 月,比亚迪收购易安财产 100% 股权,获得保险公司牌照,并将易安财险更名为比亚迪财险。
新能源车企对保险业务的重视源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2041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6.07%;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新能源车险保费也极具发展空间。据东吴证券预测,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 1167 万辆,保有量达 3693 万辆,保费规模达 1865 亿元。
天花板广阔,车企必然不甘只做中介。
“当汽车进入智能化时代之后,未来的车险和传统的车险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汽车的保险将更多地依赖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来定险。”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北美、欧洲的很多汽车企业都在举全力进入汽车保险赛道,既帮助实现了自身的汽车销售,又创造了整车 OEM 厂商的新业务,这就是汽车保险行业带来的新机会。
新能源车企更熟悉车主的驾驶、使用习惯,对于行程数据、驾驶风险的掌握有着先天优势,有望设计出更合理、精准的定价模型,开发性价比更高的保险产品。
一位头部保险公司新能源车险负责人认为,直营及网联化模式下,比亚迪做保险可以直接触达消费者,利用保险的黏性,将客户完全锁在比亚迪生态圈,可以挖掘客户长期价值;同时,主机厂拥有更多车主数据可带来创新产品空间;另外,主机厂销售及维修服务网络网点可以快速接入理赔。
广州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去除了保险代理等“中间商”后,比亚迪车险的价格普遍比市场的原有价格便宜数百元至一千元。以其开出的首份保单为例,车型为海豚荣耀版 420km 自由版,目前官方指导价为 11.28 万元,保费 3900 元,其中商业险 2950 元、交强险 950 元,比之前业内预计的价格低了 1000 多元。
虽然车企跨界进入车险领域有天然的数据和客户等优势,但车企目前在保险产品精算、风险管控能力、系统匹配能力上,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独立经营车险业务的水平。
3、从数据缺失到责任重构的挑战
车百智库在研报《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汽车保险制度创新研究》指出,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在运行机制和技术配置上的显著差异,催生了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新需求,例如对全车盗抢险需求的降低、对自燃险的高度关注,以及电池老化问题的担忧。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风险类型将会发生变化,汽车产品价值构成和物权属性也会发生改变。智能电动汽车新型保险制度落地,面临重重难关。
第一,缺乏历史数据。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虽在扩大,但数据样本量有限,例如,目前北京新能源汽车占比不足 8%,数据体量小且波动大。加之新型保险条款上线时间短,导致风险评估与定价缺乏坚实的数据支撑。此外,电动汽车的物理属性、驱动原理及风险特征与燃油车显著不同,缺乏针对性的量化评估经验,保险公司难以准确把握新型风险,特别是电池老化、自燃风险等特殊领域,使得风险识别与定价成为一大难题。
第二,保险产品设计层面,计费方式与实际需求的脱节、新能源汽车快速折旧带来的赔付不足,以及技术风险下的核保挑战,构成了三大核心困境。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件,其高昂的更换成本与快速贬值特性,对保险赔付机制构成了严峻考验。
第三,自动驾驶技术的引入,不仅改变了驾驶的本质,也引发了责任归属的变化,使得事故定损与理赔流程变得异常复杂。智能化带来的风险种类也增多,包括网络安全风险、软件故障风险等,这些新兴风险对传统保险产品构成了挑战。
此外,归责体系挑战也不可忽视。自动驾驶改变驾驶性质,事故定损理赔复杂,责任划分难,投保人可能转移至汽车制造商或软件提供商。
为了应对挑战,近来政策层面不断释放利好信号。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盛秋平曾表示,商务部将深入研究如何优化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以更合理的定价机制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强市场吸引力,致力于解决群众购车后顾之忧,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4、打造新型保险制度
为构建与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相配套的保险制度,车百智库在研报《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汽车保险制度创新研究》中建议,要加强产业融合,提升风险管理和定价能力,加速保险产品服务创新,并发挥保险资金作用支持产业发展。
1、加强产业融合,实现数据共享:新能源汽车的独特风险和丰富应用场景是车险发展的痛点和增长点。汽车行业与保险行业需深度合作,解决风险不明、数据不足的问题。在新的商业模式下,保险公司可能失去与客户的接触、服务的界面,新能源车企甚至可能成为在车险综合改革中成功实现去中介化、压降附加费用率的重要主体。因此,保险公司必须加强与汽车行业协会、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企业、售后维修企业、新能源汽车科技企业、保险科技企业等相关方的合作,拓展数据源,补足数据短板,明确风险,发挥定价和产品创新优势。
2、提升风险管理与定价能力:风险管理与定价是保险公司的核心优势。新能源车险需精确识别和定价风险。保险公司需构建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实现费率与风险挂钩,开发定价模型,支持自主定价系数的确定,提升行业效率。
3、加速保险产品服务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长链条和丰富的技术融合,保险应用场景广泛。目前行业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已落地,为保险公司加强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服务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能源车险产品基础上,保险公司可从以下角度积极开发保险产品服务:电池及储能系统保险、辅助驾驶系统保险、车电分离运营模式保险、电池梯次利用保险和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保险。
4、发挥保险资金作用,支持产业发展:除负债端外,保险公司资产端也能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周期较长,应发挥保险资金长久和稳健特征,在满足产业融资需求的同时,实现稳健投资收益;同时,保险公司通过投资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企业、汽车后市场企业、新能源汽车科技企业等企业,能够有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生态圈建设与产业融合,支持负债端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ID:null),作者:周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