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钱包:比特币大规模采用的绊脚石
来源:Bitcoin Magazine;编译:五铢,金色财经
目前,全球大约有 5 亿加密货币用户,但最乐观的估计显示,仅有 2.5% 的人使用硬件钱包。这一比例虽然低得令人担忧,但我却感到庆幸,因为这意味着还有巨大的改进空间。
为什么我会这样认为?因为我希望看到 10 亿人使用比特币,并且每个人都能安全地管理自己的资产。然而,消费者硬件钱包行业却是实现这一愿景的主要障碍之一。这不仅仅是比特币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硬件钱包的核心缺陷,整个去中心化革命都可能面临停滞。
钱包技术停滞不前
去年,Lucien Bourdon 在一篇文章中庆祝了“钱包革命 10 周年”。我认同他的许多观点,但他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当今市场上的主流消费硬件钱包,在过去十年里几乎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创新。正如每位安全专家所知,如果不持续进步,就是在退步。
问题不仅在于新威胁层出不穷,更在于比特币的用途正在迅速扩展。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已不再仅仅是价值存储工具,而是日益复杂的交易媒介。然而,硬件钱包的底层技术与十年前并无本质区别,它们仍然是离线密钥保险箱,用户体验也依然停留在让用户写下种子词,然后通过小屏幕眯着眼睛批准交易。
这不仅是比特币的问题,还关乎未来的安全需求。每个人都需要用加密密钥保护自己的数字资产和敏感数据。事实上,整个去中心化经济都依赖于这些钱包中的内容——让我们进一步探讨原因。
信任,但不验证?
Lucien 正确指出,比特币的优势源于其对开源原则的坚持。然而,我完全不同意他关于“大多数钱包行业”拥抱开源的说法。
事实上,主流硬件钱包仍然基于闭源专有系统,用户无法全面检查其安全性。如果用户无法检查,就无法验证;如果无法验证,他们为什么要信任制造商的承诺?
我认为,许多硬件钱包仍是“黑匣子”的原因在于它们隐藏了一些技术——比如几十年前的智能卡技术,这些技术显然不适合今天的加密用例,更不用说未来去中心化安全的需求,届时密钥将用于保护从数字身份到访问凭证的一切。
创新与普及的障碍
硬件钱包继续依赖封闭的专有系统,这不仅是安全噩梦,也对比特币的创新和普及造成了巨大阻碍。
如今的钱包生态系统更像是一个封闭的花园,开发者必须遵循严格规则,无法为用户提供任何定制选项。这并非单纯的控制欲作祟,很多时候是底层技术限制了可能性。例如,Ledger 等设备要求每个应用程序访问主种子,这意味着应用在获得批准之前必须经过严格审查(甚至可能根本无法获批)。
如果 App Store 按这种方式运作,我们今天可能还在使用诺基亚 3310。相反,开放的生态系统、蓬勃发展的开发者社区以及激烈的竞争为我们带来了大量优秀应用。
这就是我对钱包生态系统的期待。当开发者能够自由构建时,他们不仅可以提供新颖功能和卓越体验,还能在钱包的演进中发挥重要作用,支持并保护日益复杂的比特币应用。
钱包应该成为创新的中心,是开发者打造杀手级应用的地方,而这些应用将推动人们广泛采用比特币和基于区块链的服务。然而,像 Ledger 这样的生态系统更像是“反应用商店”,阻碍了去中心化创新的发展。
打开你的钱包
解决方案既简单又必要:透明度。正如强大的加密技术依赖公开测试的开源算法来确保安全性一样,存储加密密钥的设备也应遵循相同理念。开源硬件和软件使安全研究人员、开发者乃至个人用户能够审核和验证安全措施,减少对制造商声明的依赖,同时提升整体可信度。
值得庆幸的是,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更新、更安全的替代方案。基于开源微内核架构的硬件钱包提供了更强的安全基础,允许独立验证其安全性。这些系统确保没有一家公司能完全掌控用户加密密钥的安全性,从而降低了隐藏漏洞的风险,同时也促进了创新。
好消息是,目前只有 40 分之一的加密用户拥有硬件钱包。让我们为剩下的 39 人提供一种真正安全的方式来掌控他们的数字未来——并支持那些将吸引数十亿人加入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