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选择“躺平”,会一直“躺”一直爽吗?
人阅读 2023-10-01 00:20:01
新华社长春9月30日电(记者赵丹丹)中秋国庆长假来临,一部分人选择外出游玩,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躺平”。专家提醒,一直“躺”不一定会一直爽,超过一定界限后,会适得其反。
大家都经历过忙里偷闲的快乐,幻想什么时候能有无限自由支配的时间。一篇曾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学术论文专门讨论了空闲时间和人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空闲时间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就像“抛物线”——随着空闲时间从零增加,幸福感确实会随之增加,空闲时间达到2小时后,幸福感趋于稳定,但到了5小时后,幸福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躺平”时间过长,反倒不会那么快乐了。
长春市第六医院抑郁障碍诊疗中心主任燕利娟介绍,临床诊疗中也经常会遇到不少患者表示自己空虚、无聊、没有激情、心情低落,除了一部分人是疾病导致之外,还有一些人确实存在长时间无事可做的低落感。心理学认为,人们获得幸福感需要自驱力、成就感和社会认可,要想在空闲时间不空虚、不颓废,就不能长时间“躺平”,要积极地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从而拥有直线上升的幸福感。
“喜欢宅家的朋友可以利用假期看书、做饭、收拾房间,喜欢外出的朋友可以适当休息后约朋友看电影、聚餐。有效的休息可以更好地给未来充电,‘躺平’刷手机最终可能只会带来无尽的空虚。”燕利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