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区块链

最高检:区块链元宇宙等新科技概念成为养老诈骗的幌子 | 区块链 诈骗

人阅读 2023-05-21 18:44:01
广告 X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最高检:区块链元宇宙等新科技概念成为养老诈骗的幌子 | 区块链 诈骗】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光明网北京11月9日电(记者 陈畅)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67亿人,占总人口的18.9%。养老既是人生大事、家中要事,也是社会大事、国之大者,涉及亿万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犯罪分子将“黑手”伸向了老年人群体,假借“养老服务”“养老产品”“以房养老”“养老保险”等名目实施养老诈骗犯罪,给老年人群体及社会稳定带来很大危害。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检察蓝守护夕阳红”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第二批检察机关惩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张志杰介绍,今年4月,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部署开展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最高人民检察院与11个成员单位共同奋战,历经半年时间,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已转入常态化阶段。专项行动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养老诈骗犯罪7594人,提起公诉8516人;提起公诉的案件中,涉及养老产业的1292人,提供所谓“养老服务”的561人,投资所谓“养老项目”的470人,销售所谓“养老产品”的423人,宣称“以房养老”的69人,代办所谓“养老保险”的126人,开展所谓“养老帮扶”的29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特别指出,从检察机关办案情况来看,养老诈骗犯罪手法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投资理财型:“区块链”“元宇宙”等新科技概念、“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以房养老”“候鸟式养老”等养老概念都成为养老诈骗的幌子。常见的养老产业投资、收藏品投资、“以房养老”等都属于此种类型。二是健康养生型:所谓的“神医”“神药”不仅治不了病,还诈骗养老钱,甚至耽误正规治疗,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三是精神娱乐型:有的利用独居老年人的情感缺失设置感情骗局、亲情骗局;有的则利用老年人热衷的广场舞、旅游等休闲娱乐活动设置骗局。

记者发现,此次发布的7件典型案例中,汪某、唐某等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就是以投资区块链免费养老为名诈骗老年人。2018年4月,被告人汪某以BVI公司(注: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公司)等名义,招募代理人以网络广告、线下发布会等多种途径,向不特定社会公众特别是老年人宣传“云储链”项目,宣称“云储链”是具有国际贸易流通、交互、结算、集仓、集采、集运等相关功能的公链,是国家“一带一路”贸易应用背景下的科技创新项目,属于“一带一路”贸易联盟筹建委员会联合中国云仓公司一起开发的支持“一带一路”的贸易体系。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公司的节点挖机在网络节点上挖掘“云储链”,所获得的“云储链”可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投资者也可以购买云储链,购买后锁仓180天增值70%,解锁之后可以自由交易,也可以继续持有增值。为吸引养老群体关注,汪某等人还宣称每购买一个价值3美金的“云储链”,便配送一个价值3美金的“养老链”,投资即可到国家五星级养老机构享受免费养老服务。

至2019年10月,被告人汪某、唐某、刘某玉等人通过上述方式累计吸收资金人民币(以下币种同)2200万余元。除将极少部分集资款项用于支付集资参与人的本息,其余大部分用于支付集资团队高额提成、购买奢侈品等,给集资参与人造成本金损失2000余万元。

2021年8月11日,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汪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四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罚金四十万元;判处唐某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罚金三十万元;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刘某玉等其余10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至一年二个月不等。一审宣判后,汪某、唐某上诉。2022年1月6日,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以上内容为【最高检:区块链元宇宙等新科技概念成为养老诈骗的幌子 | 区块链 诈骗】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