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或成中国电池企业“组装基地”?欧盟拟推技术转让法规
据报道,2月24日消息显示,一项由环保倡导组织“交通与环境”发布的最新研究指出,如果欧洲不通过立法要求中国电池制造商在获取国家援助的同时进行技术和技能转让,那么欧洲可能在未来沦为这些企业的一个“组装基地”。
该研究强调,目前中国电池制造商与欧洲汽车厂商之间的合作多集中在短期电池供应上,缺乏一个促进知识共享的监管机制,这可能会对未来的安全造成隐患。对此,“交通与环境”高级总监朱莉娅·波利斯卡诺娃表示:“如果我们不对合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欧洲将无法从中学到关键的技术,我们只会成为一个单纯的组装地。”
目前,欧盟正计划通过修改法规,促使中国企业在享受欧盟补贴的同时,向欧洲企业转让知识产权。不过,这一要求的规模相较于美国所采取的相关措施要小得多。与此同时,欧盟正在对相关法规进行全面审查。
法国综合理工学院研究员、前汽车行业工程师马克·阿罗切特对此表示支持,他认为在整个电池开发的价值链中实现技术转让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起步较晚,但这将有助于欧洲企业加速提升生产能力。”他补充道。
此前已有消息透露,欧盟打算要求前往欧洲设厂的中国大陆企业,在接受欧盟补贴的同时,将部分技术转移给本地企业。这一政策预计首先适用于电池行业,未来还可能扩展到其他获得补贴的绿色产业领域。
据悉,最新的技术转让要求已在去年12月被纳入总额为10亿欧元的电池开发补贴项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