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社会

泰坦尼克号残骸首次完整3D扫描揭示沉没新细节

人阅读 2025-04-09 15:47:17业界资讯

4月8日,一家深海测绘公司发布了一组突破性的高清图像,首次以数字扫描技术完整呈现了泰坦尼克号残骸的细节。这项成果由Magellan Ltd于2022年完成,当时该公司在大西洋3800米深处部署了两台遥控潜水器,拍摄了约71.5万张照片,并收集了16TB的3D扫描数据,这相当于600万本电子书的数据量。

这些新图像揭示了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的一些关键细节,例如锅炉房的凹痕以及船体上多个大小如A4纸的破洞。这些发现进一步证实,在船舶沉没前,部分设备仍处于运转状态。相关研究被评价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水下3D扫描项目,其精度足以支持1:1的虚拟漫游体验。

曾实地考察过泰坦尼克号残骸的专家帕克斯·斯蒂芬森表示,传统潜水器的观测方式犹如“在黑暗中用手电筒摸索”,而数字模型则提供了全景式的科学研究视角。通过扫描图像可以看到,部分锅炉呈现出内凹形态,表明沉没时锅炉仍在运行。同时,船体上发现了多个直径与A4纸相当的破洞,这些破洞导致海水在两小时四十分钟内迅速灌满六个隔舱,加速了沉没过程。

此外,扫描结果显示,一个阀门处于开启状态,这意味着沉没过程中仍有蒸汽流入发电系统。这一发现与幸存者的描述一致:以工程师Joseph Bell为首的团队在灾难发生时坚持向锅炉添煤,以维持电力供应,为乘客争取了宝贵的逃生时间。Stephenson评价道:“他们的努力延缓了混乱的局面,而那个敞开的阀门正是他们拼搏精神的象征。”

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分析发现,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的碰撞并非直接撞击,而是轻微擦碰。然而,船体狭窄区域的多个小孔导致水流缓慢但持续地涌入隔舱,最终使船体不堪重负而沉没。纽卡斯尔大学的船舶工程师Simon Benson解释称,水流通过这些小孔逐渐淹没隔舱,最终压垮了船体结构。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