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因长期熬夜致脑干出血5毫升幸好抢救及时
近日,一位来自浙江杭州的35岁程序员吴先生的经历引发了广泛关注。他因长期熬夜工作,导致脑干出血5毫升,昏迷了整整15天。吴先生透露,他的月薪高达3万元,但这种高薪背后是巨大的健康代价:他每天早上7点起床,却常常要到凌晨一两点才入睡。发病当天,他像往常一样加班到深夜,不料第二天便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医生诊断结果表明,他的脑干出血量达到了5毫升,如果送医再晚一些,很可能发生猝死。
幸运的是,吴先生最终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这次经历让他彻底改变了生活态度。他表示,现在每天都会坚持锻炼身体,戒掉了熬夜的习惯,甚至主动屏蔽了工作群,以减少不必要的压力。通过这些改变,他不仅恢复了健康,还变得更加自信。
需要强调的是,脑干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它控制着呼吸、心跳等维持生命的基本功能。一旦脑干出现出血,后果可能极其严重,就像一栋大楼的地基突然崩塌。据医学数据统计,脑干出血的死亡率超过90%。即使出血量仅有5毫升,也足以让经验丰富的医生感到紧张。即便能够幸存下来,瘫痪、失语等后遗症也可能伴随患者终生。
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熬夜列为2A类致癌因素。对于经常熬夜的人来说,变丑只是最轻微的代价。从生物节律和内分泌的角度来看,通常认为超过晚上11点睡觉就属于熬夜。
此外,为了帮助人们快速判断中风等急性病症,“中风120”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记的方法。其中,“1”代表一张脸,中风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侧口角歪斜、舌头偏向一侧或面部表情僵硬的症状;“2”代表两只胳膊,中风患者常会出现一侧肢体活动异常或感觉障碍,表现为肌张力下降,无法完成正常动作;“0”则表示聆听,中风患者可能会出现言语不清的情况。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