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计算标准来了,你知道多少? | 雾计算标准结构
【雾计算标准来了,你知道多少? | 雾计算标准结构】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为了真正的推广雾计算的应用,IEEE已经制定了一个标准,该标准将奠定官方的基础,以确保设备、传感器、监视器和服务是可互操作的,并将共同处理来自IOT、5G和人工智能(AI)系统的看似无边无际的数据流。该标准被称为IEEE 1934,主要是在过去两年由OpenFox财团,其中包括ARM,思科,戴尔,英特尔,微软,和普林斯顿大学来制定的。
IEEE 1934将雾计算 定义为一种系统级的水平体系结构,它将计算、存储、控制和联网的资源和服务分布在云到物的任何地方。它支持行业垂直和应用领域,使服务和应用程序能够更接近数据生成源,并且能从事物、网络边缘及云和多个协议层进行扩展。
“我们现在有业界支持并且计划将通过雾计算增强新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发展,”OpenFog联盟主席兼思科高级主管Helder Antune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根据OpenFog网站 的说法 :“物联网,5G和AI应用程序的广度和规模需要多个层面的协作,包括硬件,软件,边缘计算和云计算,以及能够支持我们所有的“事物”进行交流的协议和标准。”
现有的基础设施根本无法跟上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量和速度,也无法满足某些用例(如应急服务和自动驾驶车辆)所需的低延迟响应时间。
雾计算通过将云扩展到网络的边缘能够在数据生成传感器附近执行等待时间敏感的计算,从而得到更有效的网络带宽、更多的功能和高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雾计算还将提供更大的商业灵活性,更深入更快的洞察力,逐渐提高的安全性和更低的运营成本来实现业务的敏捷性。
译者介绍:
李杰,职场小鲜肉,云计算爱好者,热爱开源,现做OpenStack开发工作,云技术社区译者
以上内容为【雾计算标准来了,你知道多少? | 雾计算标准结构】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