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雾计算

又一波处理漆雾(主要为颗粒物)和含漆雾废水方法技术 | 喷漆漆雾 vocs怎么计算

人阅读 2023-05-29 02:40:05

【又一波处理漆雾(主要为颗粒物)和含漆雾废水方法技术 | 喷漆漆雾 vocs怎么计算】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又一波处理漆雾(主要为颗粒物)和含漆雾废水方法技术

沸石与碳纤维对比

沸石碳纤维种类

X型

Y型

A型

发光沸石型

原料

纤维素纤维

苯酚纤维、树脂

沥青

椰壳

其他

构成元素Si,OC比表面积(m2/g)400-10001000-2000细孔直径(Å)5-810-100耐热温度(℃)800-1000200-250疏水性优差可燃性不燃可燃耐化学腐蚀性耐碱性弱强

碳纤维与活性炭对比

碳纤维活性炭孔隙直径(Å)

10-102

10-105

外表面积200倍1.0平衡吸附量1.5倍 1.0比表面积(m2/g)950-1550900-950体积密度(g/m22)0.0450.4-0.5解吸附温度(℃)水蒸气100-105110以上解吸附时间(min)3-830以上溶剂:1.1.1-三氯乙烷 浓度:3000ppm 风速:35m3/min碳纤维装置活性炭装置吸附剂量100kg1320kg风机250mmAq × 5.5Kw

750mmAq × 1.1Kw

500mmAq × 5.5Kw

(干燥用)

清除率99%80%水蒸气量200kg/hr360kg/hr

油雾吸收段、气液分离段、离心分离段、高效过滤段、低温等离子净化段、活性碳吸附除味段构成,油雾净化机组处于工作状态时,漆雾先进入雾化吸收段,该段利用废机油雾化对漆雾分子进行吸收使苯类废气的浓度降低;经过吸收的漆雾废气再进入气液分离段,该段使漆雾中含有的油分子及漆雾分子通过气液分离器的惯性碰撞及紊流碰撞后脱离,然后在风机叶轮的高速旋转离心力作用下,连续改变了漆雾流动的流速、流向,使流动的漆雾在叶轮上碰撞、压缩而凝聚,凝聚的漆雾呈微粒状,被离心力甩入箱体内壁,由漏液管流出。

经过离心分离后,去除了绝大部分漆雾分子颗粒,而逃逸的分子进入再进入超细海棉过滤段,利用超细海棉较大的比表面积对油、漆雾分子强力截留;被前四级净化处理后的漆雾分子和油雾分子中颗粒分子被基本去除,再进入等离子净化区和除味区将微米及亚微米级分子降解并杀菌消毒除味后排放出完全洁净的气体 。

性能特点

1、无需水,环保节能;

2、漆雾净化效率高,净化效率高达90-99%;

3、设备运行阻力低,运行能耗低;

4、设备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

5、漆雾过滤材料净化效率高、容尘量大、阻燃、阻力小、使用寿命长

漆雾凝聚剂又称 除漆剂、造渣剂、油漆絮凝剂,用于抽离水帘喷漆室循环水里漆雾。漆雾凝聚剂 A、B 两剂组成,A 剂在循环水泵口注入,用于去除落在水中油漆的粘性、灭菌除臭。B 剂在循环水池回水口投入,使水和漆渣分离,将水中的漆渣凝集悬浮起来便于打捞或刮渣机除渣。漆雾凝聚剂,就是用于抽离水帘喷漆室循环水里漆雾。漆雾凝聚剂一般分为A、B两剂组成,A剂在循环水泵口注入,用于去除落在水中油漆的粘性、灭菌除臭。B剂在循环水池回水口投入,使水和漆渣分离,将水中的漆渣凝集悬浮起来便于打捞或刮渣机除渣。

二、作用机理:

漆雾凝聚剂在循环水中带有一定量的负电性,然而与A剂接触后,电荷转移后失去了粘性,形成不稳定之细小颗粒,再加入B剂后,B剂被其A剂强烈吸附,由于B剂为长链网状高分子结构,使其形成较大颗粒而呈现上浮状况,与水分离,从而净化水质。

三、特点:

1、使用后发现漆渣不粘,也容易打捞了;且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喷漆室中有机溶剂的浓度明显的降低了,且改善了工作环境。

四、技术: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产品与应用技术的升级换代。各厂家都在开发新的更有效的、适应范围更广的漆雾凝聚剂配方。在产品技术水平一定时,决定其使用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

1、漆的种类

虽然目前尚未找到树脂类型与使用效果的相关性,但已经知道,漆雾凝聚剂对树脂的极性存在感受性。非极性树脂(聚脂、聚氨脂)油漆、极性较小的树脂(丙烯酸、醇酸)油漆应分别采用不同极性、亲水性的漆雾凝聚剂。

2、pH值或碱度

已经知道,适当的碱度或pH值有助于油漆的失粘。pH值过高,油漆被过破坏为稳定的粒子分散于水中难以絮凝,过低则无法完全破坏。一般控制在7.5~9.0。循环水的运行中控制非常重要。 喷漆房/室(PSB)工艺及(漆渣)后处理工艺不同的漆雾吸收工艺如吸收方式(水帘、水洗、文丘里、水旋)循环水流量、流速甚至水槽型式、水进入水槽的方式都会影响使用效果。

3、水化学因素

水中的杂质如硬度影响油漆粒子的失粘,应尽量小。喷漆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如溶剂尤其是非极性溶剂能明显降低水对漆雾的吸收能力。

4、漆雾凝聚剂投加量及投及方式。

过小凝聚效果不理想,过大则有分散作用,不产生凝聚。不同的吸收工艺要求不同的最佳投加方式,需要在实际运用中摸索确定。

5、微生物因素

循环水中有机物浓度很高,循环水的运行条件又适于微生物繁殖生长,如不小心控制,微生物的滋生对漆雾凝聚剂的使用效果有负面影响。气温高时应定期投加杀菌/抑菌剂。 对漆雾凝聚剂使用效果的影响往往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显得错综复杂,难以得出准确的结论,需要在长期应用观察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步解决。

五、使用漆雾凝聚剂的目的:

空气喷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漆雾及有机溶剂气体,影响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严重污染周围的空气和环境。据测定,喷漆室排放的漆雾和有机溶剂的浓度为300-2000mg/Nm3,使用了兴瑞环保的 漆雾凝聚剂后,有机溶剂只有17.1mg/Nm3,漆雾去除率达到99%,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大大改善了工人的操作环境。

不使用凝聚剂,油漆未被凝聚会黏附在设备、管道、风机及泵体的内部,造成水路、气路的阻塞,使净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添加凝聚剂后油漆被凝聚成酥松团块,漂浮水面,定期打捞,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又可避免经常性挖渣。加入凝聚剂后水可以长期使用,只需3-6个月进行一次清理就行了,净化系统管理比较方便,进一步保护了环境。

六、漆雾凝聚剂的作用过程:

漆雾凝集剂(AB剂)系列产品是一种专门解决水幕(帘)喷房循环水中的油漆(漆渣)清除的化学药剂,漆雾凝集剂是喷漆行业喷雾处理循环水中必备的添加剂,它的主要功能是:消除漆雾粘性,将漆雾凝结成絮团并使其浮在循环水表面,这样易于打捞清除(或自动控制除渣),从而使循环水固液分离、可长期使用、节约了水资源。

漆雾凝聚剂加药图:

在喷漆过程中,其中部分成膜物质附着到喷漆物表面,但大部分成膜物质逸散到空中和地上,形成以成膜物质为主的漆雾颗粒物。在此过程中,有机溶剂不会随成膜物质附着在喷漆物表面,在喷漆和固化过程中将全部释放,形成喷漆废气,即挥发性有机物(VOCs)。

通过漆雾和喷漆废气的成因,我们可以看出两种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不相同的,当然,治理方式也是截然不同。

漆雾治理技术

气流通过叶片时产生旋转运动,清洗液喷射在旋转叶片上,并溅向周围叶片而形成薄液层,被旋转向上的气流剧烈搅动而成为细小液滴,由于气流在通过塔板叶片时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将液滴甩向塔壁,液滴因重力作用集流至溢流口,通过溢流装置流到下一块旋转板的盲板区。连续对漆雾进行多级收集处理,能圆满完成清理过程。

喷漆废气治理技术

喷漆废气具有低浓度、大风量的特点,其成分复杂,主要有苯、甲苯及二甲苯等苯系物及其他非甲烷总烃等,一般采用光催化或者燃烧处理方式。

采用光氧催化,通常先通过喷淋塔,喷淋塔可以降温,除尘,减少漆雾,从而减少了漆雾对紫外灯管的附着,增加了光氧设备的效率和使用寿命。也可根据需求考虑在光催化处理后是否安装活性炭吸附,在经过光催化后VOCs含量就很低了,再通过活性炭吸附降低了活性炭的消耗从而降低成本。

在考虑燃烧法时,由于浓度低、风量大的特点,直接采用燃烧法非常耗能,所以一般先采用吸附法,将低浓度大风量气体浓缩成高浓度小风量气体。

吸附浓缩法

沸石吸附浓缩法

含有低浓度VOCs的废气通过蜂窝状沸石时,VOCs成分被吸附在沸石中,净化后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此时,已吸附VOCs的蜂窝沸石转轮连续旋转,通过少量的热空气对沸石模块进行解吸再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将低浓度的废气浓缩成高浓缩废气。

碳纤维吸附浓缩系统

由于固体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因此当此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此现象称为吸附。利用固体表面的吸附能力,使废气与大表面的多孔性固体物质相接触,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使其与气体混合物分离,达到净化目的。

特点

内部孔隙均一,常用于处理单一成份的废气治理

具有快吸快脱的特点

吸附VOCs以后的着火点较高

同样工况下,碳纤维的填充量小于活性炭的填充量,设备占地面积更小

使用初期会轻微脱毛,不会脱粉

活性炭吸附浓缩系统

与碳纤维的吸附原理相同。由于固体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因此当此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此现象称为吸附。利用固体表面的吸附能力,使废气与大表面的多孔性固体物质相接触,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使其与气体混合物分离,达到净化目的。

特点

内部孔隙不一,常用于成份复杂、多组份的VOCs废气吸附

从吸附到脱附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

吸附VOCs以后的着火点较低

会有脱粉现象发生

活性炭也有独特之处,例如120#溶剂油、汽油的吸附回收

以上内容为【又一波处理漆雾(主要为颗粒物)和含漆雾废水方法技术 | 喷漆漆雾 vocs怎么计算】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