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丨清维如风获千万级天使轮融资,试运营机场无人驾驶
文丨彭苏平
编辑丨李勤
36 氪获悉,北京清维如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清维如风”)近期获得了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由清控天诚领投,汇荣德运资本、成就资本、海南云朵朵投资管理公司等跟投,盈达科创支持。本轮资金用于团队扩张、产品研发及项目运营。
清维如风成立于 2022 年 9 月,是一家机场 L4 级别无人驾驶及数字化平台提供商,为机场物流运输无人化及数字化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公司产品涵盖自动驾驶软/硬件技术、机场特种车辆等产品。
清维如风 CEO 杨海松告诉 36 氪,目前公司 L4 级别的无人驾驶车辆已经在多个机场展开试运营,预计年底将进驻超过 10 个机场。
机场运输是无人驾驶应用的一个细分场景,在自动驾驶行业从业近十年的杨海松认为,无人驾驶将会在封闭、低速的场景最早落地,而与已有不少公司鏖战的港口、矿山等相比,机场的自动化率还偏低,目前机场内的各类特种车辆依然是传统车辆,只是进行了一些电动化的升级,机场物流在智能化方面依然处于传统作业的阶段。
但机场的智能化改造也正在到来。与港口码头类似,最早的升级动力也来自于政策指引,近两年来,民航局等部委下发多份文件表态要建设智慧机场,鼓励在机场应用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
据介绍,国内共有 500 多座机场,其中超大型机场有 21 个,大型机场有 100 个。杨海松告诉 36 氪,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两块,一是机场的扩建,客户会倾向于考虑用电动化、智能化的车辆“一步到位”,二是每年车辆的更新替换,在一些规模较大的机场,一年的采购量就有 1、200 辆。
港口、矿山等细分场景,吸引了相当数量的无人驾驶创业公司,布局者众多、竞争激烈,俨然已经成为一片红海。但在机场运营无人驾驶的玩家相对少很多,公开信息显示,驭势科技、仓擎智能等已在部分机场有不同的无人驾驶车辆在进行试运营。
机场场景看似简单,但内有数十种特种车辆,且由于尚处于发展早期,无人驾驶车辆缺乏行业标准,而机场的采购审批程序也更为复杂和严格,这些都是机场无人驾驶的门槛。
杨海松告诉 36 氪,目前他们已经开发了两款机场内通勤的特种车辆,已经在几个机场里展开试运营。
清维如风无人电牵行驶中
相比于通行范围更广的乘用车,机场内无人驾驶跑通的效率要高很多。“几天的调试就可以跑起来,然后进行两三个月的调试就可以实现不错的表现。”杨海松表示
据他介绍,清维如风的核心技术包括:无人驾驶的安全系统,可有效识别飞机、人员和其他障碍物,进行紧急制动;高精度定位系统,可保障特种车辆在机场环境下全区域覆盖运行作业;基于大模型训练的智能规划系统,在基于规则的前提下学习驾驶员的作业及操作方法。
而调试的过程主要是识别一些路测设备及识别不明晰的车道信息。“比如机场的一些停放区是不规则的,需要在运营期间将它规则化,人为地划出车道线或固定区域。”
车辆自动运行,也给交通运输的效率优化提升了空间。清维如风除了运营在机场运营无人驾驶车辆之外,也可为机场提供数字化机场平台服务,协同车、路、云系统,增加物流运输的调动。
杨海松表示,基于可视化机场智能物流平台检测系统提升机场车辆作业效率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如何智能统计航班信息、所载货物(数量和重量),智能化派发任务、智能线路规划,从而实现集群化作业,这是团队开发、运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