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齐聚中国药谷 生物安全产业新机遇
正值年终岁末,辞旧迎新之际,由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委会主办的“中国药谷院士专家大讲堂”2021年第5期活动在中国药谷创新中心隆重举行。

中国药谷院士专家大讲堂现场
作为2021年“中国药谷院士专家大讲堂”系列活动的压轴大作,本期大讲堂以“生物安全新技术新产业与新机遇”为主题,特别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沈洪兵,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助理研究员张绮博士等当前国内生物安全技术与产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多位行业大咖做客药谷大讲堂,从全球视角出发,共话生物安全战略下的新技术、新产业、新趋势、新机遇,为业界同仁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沈洪兵以《健康医疗大数据赋能生物医药产业机遇和挑战》为题,通过线上讲解方式,详细讲述了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和应用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方向。沈洪兵认为机遇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健康医疗大数据构建形成了动态的多维度的健康医疗大数据,未来将真正地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大型队列研究;高通量组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流行病学、生物统计、以及临床研究方法的发展。
沈洪兵认为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和应用目前面临五大挑战。一是我国缺乏医疗健康大数据来源、收集和管理的共享机制,形成数据孤岛。二是健康医疗大数据存在系统偏倚,影响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三是自检测技术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四是多组学生物途径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提升。五是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法律和伦理规制,这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和应用的机遇和挑战,沈洪兵列举了五大发展方向。一是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和共享平台,并给予政策支撑。二是基于大型人群队列,建设高质量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三是基于队列研究的群体基因组学和表型组学研究和转化应用。四是关注基于大数据的临床真实世界研究。五是健康医疗大数据将引领未来的医学研究和生物医药的产业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将提升人类研究生命本质和进行医学研究的能力,引领未来的精准医学应用,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
在应对全球新发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疫苗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引发业内对疫苗细分产业的高度关注。对此,长期从事医学病毒学的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以及防控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教授以《疫苗有效性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为题作了精彩报告。
该报告围绕疫苗有效性评价的抗原性检测、免疫原性检测、动物体内保护效果的评价和人体保护效果评价展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评价疫苗有效性的四个方面的关键技术。他强调要针对不同的病原体,不同的疫苗来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系统评价,才能最终对这个疫苗的有效性给出一个客观评价数据。报告中他还详细介绍了研究过程中运用到的假病毒技术、小鼠模型构建的过程等。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教授做报告
王佑春认为,现在对疫苗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两个方向:对新病原体的研究(目前集中在新冠疫苗的研究)和对老的疫苗改造,包括提高质量、提高安全性等。
近期,全球范围内对新冠药物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有望在2022-2023年结束的重要依据。
12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清华大学教授张林琦团队研发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准上市,标志着中国拥有了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张林琦教授曾表示,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的获批,为中国带来了首个新冠治疗特效药。这一联合疗法在国际多中心试验中展现了优异的安全性和保护性,是至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开展了变异株感染者治疗效果评估,并获得最优数据的抗体药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研究单抗联合疗法在高危和免疫缺陷等人群中的预防作用。
为更多了解我国抗新冠病毒药物的研发成果,本次大讲堂邀请张林琦教授团队首次走进中国药谷大讲堂,现场由清华大学医学院助理研究员张绮博士讲解了《新冠中和抗体药物研发与产业化进展》相关内容。
生物安全包含防控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止生物技术滥用、保护特殊生物资源、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控细菌耐药、防御生物武器攻击、防范生物恐怖袭击、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八大重点领域。当前,世界大国纷纷提升生物安全战略。在这些领域,美国已形成全球战略领先优势,欧盟,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也相继出台生物安全战略,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强化中国作为大国在国际生物安全领域的话语权,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使国家利益蒙受巨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2021年4月15日,《生物安全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安全领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公司总经理张龙致辞
作为活动主办方的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公司总经理张龙在致辞中表示,《生物安全法》的出台标志着我们国家的生物安全进入了依法治理的新阶段。2018年以来,北京市深入实施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加大医药健康产业改革攻关的力度,推动产业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今年新一轮的医药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启动衔接,已经纳入北京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要任务,将会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生物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生物安全产业将大有可为。本期大讲堂活动特别邀请来自园区、企业、高校院所的行业专家,围绕“生物安全产业创新发展新机遇”展开高端对话。
高端对话环节的主持人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生物医药园区联盟秘书长芮国忠首先介绍生物安全涉及的八大领域,围绕相关领域向各位嘉宾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问题。诸如:针对生物安全创新这块,怎么去抓住机遇,怎么解决“卡脖子”的问题以及企业产业化前景等相关问题。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常智杰、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裁邵辉、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长青、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杰、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政府医学事务总监晋灿瑞、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公司副总经理郭雄宇参与对话。对话嘉宾现场互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线上直播间观众们看的过瘾,为专家们的真知灼见拍手点赞,本期大讲堂活动在一片热情洋溢的气氛中结束。

高端对话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将大力促进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疫苗和抗病毒创新药物及相关检验检测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为代表的生物安全产业进一步集聚和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世界一流生物医药前沿转化高地赋能。
(作者为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生物医药园区发展联盟副秘书长)
相关:
“中国药谷院士专家大讲堂”是由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委会主办并打造的品牌活动。旨在聚集国内外院士专家顶级智库资源,助力园区高端战略科技人才成长,帮助园区企业借助科技与创新的力量快速成长。
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是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专属园区,是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和重要承载地,拥有北京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新兴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国生物医药最佳园区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目前基地形成了以药品研发和检验检测为核心板块,生物制药、创新化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为主导板块,大健康和动物药为拓展板块的“1+4+2”产业格局。随着两区建设逐步实施和政策牵引,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已全面启动扩区建设,在现有13.4平方公里基础上再扩区9.1平方公里,扩区后将为更多的优质企业提供充足产业承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