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云计算

产业元宇宙获利分析

人阅读 2024-07-08 04:48:13云计算

从我们建设产业元宇宙的过程来看,虚拟世界逐步完整,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逐步模糊,我们能够把很多应用场景搬到产业元宇宙。当然在产业元宇宙建成的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需要“沿途下蛋”,支撑我们更好的登上产业元宇宙这座珠穆朗玛峰。“沿途下蛋”这个词最早在无人驾驶的研究中被提出,支持科学家们为理想而奋斗。因为沿途下蛋,将来即使是我们不能在马路上无人驾驶,可以在生产线上使用,管理流程中使用,低速条件下的工作中使用…各种东西都可以引入无人驾驶这个思维概念,但是它不一定就是无人驾驶。对于产业元宇宙也是如此,我们不一定必须把整个业务转移到产业元宇宙,才能从中获利。

从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上来看,产业元宇宙将产生原生经济与衍生经济两种范式。产业元宇宙时代的产业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底层关系被元宇宙进行了重构。参考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人们推进数字化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大批的科技巨头,随着产业元宇宙的发展,在这个新的时代,我们将看到一代新企业的崛起。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50人,这个上限是基于我们在时间、空间中能够接触和深入交流的人,元宇宙的出现将打破这个数量上限。过去的没有生命的物体将被赋予“灵魂”,我们每个人与不同的智能硬件、与各式各样虚拟世界中的人物,都将产生一定程度的“社交”,人类更深层次的需求有可能被激活。

如今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分工更加清晰和细化的时代,产业元宇宙整合了虚拟现实、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可以为个人与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现在我们能够获得的大部分服务都是通用化的,很难充分体现我们的个性和喜好,而未来服务的颗粒度将被切分的更加细致,我们获得的是恰到好处的贴心对待。

产业元宇宙的创新商业模式

在本书的第2章,我们按照人的数字身份与现实身份,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进行四个象限划分,因此元宇宙包括:

  • 数字原生:人以数字身份参与,在虚拟世界构建的事物,以纯粹虚构的形式出现,与现实世界没有对应关系;

  • 现实复现:人以数字身份参与,在虚拟世界中复刻现实中的事物,这些事物有可能当前存在或者过去存在;

  • 数字孪生:人以现实身份参与,通过在虚拟世界中对现实事物的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 超越现实:人以现实身份参与,通过虚拟世界中对现实世界的计算与分析,提升、改进和丰富现实世界。

由此我们将元宇宙分为消费元宇宙和产业元宇宙,消费元宇宙侧重于坐标轴的右侧,而产业元宇宙侧重于坐标轴的左侧,通过虚拟世界改造和提升人们在现实世界的体验和生活。

因此消费元宇宙与产业元宇宙在商业模式中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消费元宇宙商业模式的重心在于搭建和拓展虚拟世界,而产业元宇宙的商业模式重心在于利用虚拟世界强化和反哺现实世界。

消费元宇宙中的商业模式不一定能够简单复制到产业元宇宙。最近经常有围绕消费元宇宙商业模式的分析文章,常见的商业模式包括元宇宙建造服务、元宇宙地产租借、数字收藏品销售,以及沉浸式娱乐体验等。

1、元宇宙建造服务:因为元宇宙是个新的虚拟世界,很有可能人们在元宇宙的建造中精力和时间有限,或者是此元宇宙土地所有者是机构,希望聘请更专业的团队进行建筑、装修、设计等。这就产生了元宇宙建造服务的第三方承包商,帮助用户来打造完成自己心仪的建筑或是场所等。

2、元宇宙地产租借:在元宇宙中人们既然可以买卖虚拟土地,那么能不能租借虚拟土地呢?答案是能,而且有相关公司正在深耕此领域,提供以虚拟房地产为中心的服务,包括:所有主要虚拟世界的专家级咨询、在元宇宙中寻找适合任何需求的租金、现有虚拟不动产的物业管理等。虚拟地产租借公司的存在能够提高此类人购买虚拟土地的欲望。

3、数字收藏品销售:在虚拟世界也会有艺术品的创作,国外称为NFT,国内则是数字收藏品,在交易规则以及监管层面都有着不一样的定义。然而我们在元宇宙中的资产都必然是以数字资产形式呈现。

4、沉浸式娱乐体验:沉浸就是让人专注在当前氛围下而忘记真实世界的体验。元宇宙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能够让人们获取真实世界中无法体会的体验,例如在空中翱翔、在月球漫步,或是在魔法世界挥舞法杖。沉浸式体验主要是把真实世界中不可能有的环境带给用户。

这些都是消费元宇宙的典型商业模式,但在产业元宇宙领域不一定能够创造价值。究其原因,底层逻辑在于消费元宇宙和产业元宇宙的经济逻辑不同。

在探索元宇宙的经济逻辑之前,我们不妨先对现实世界中的经济逻辑进行一些思考。在现实世界中,经济逻辑的起点是什么?其实是两个字:稀缺。所谓“稀缺”,指人欲望的无限性和现实条件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是经济学最基础的一个概念,只要我们活在世界上,必然会面对稀缺,但是消费领域的稀缺和产业领域的“稀缺”不尽相同。

作为消费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并且这种欲望是无限膨胀的。没吃饱时想吃饱,吃饱了后想吃好,吃得好了,又想穿得更好…欲望的膨胀总是无穷无尽。但相比于欲望,现实条件总是有限的。由于稀缺,我们衡量各种商品的效用,供需、产权、价格等一系列概念也就应运而生。在消费元宇宙当中,不会有稀缺了吗?事实上,即使在元宇宙,稀缺也会存在。而且,必须有稀缺。“虚拟经济学”领域的先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爱德华·卡斯特罗诺瓦曾经对数字条件下稀缺性存在的必然性给出过解释。因此在元宇宙这样的一个虚拟世界,稀缺并非像真实世界那样,源自于物理规律的限制,而是来自于人们的建构。比如数字水印、数字权利管理,以及非同质化通证NFT等重要技术,其实都是为了构建稀缺的技术。在元宇宙当中,人们完全可以对数码造物实现无限的复制,稀缺本来可以不存在。而借助于NFT技术,每一个物品都可以被打上独有的标签,或者赋予特殊的涵义,从而成为独一无二的东西。这样一来,稀缺就被制造了出来。

作为企业成员,我们的交易过程更加理性,决策流程也更加复杂。企业都希望提升生产和运营效率,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一家企业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客户节省成本、提高生产率、带来收益,那么这家企业就创造了“稀缺”。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创造稀缺性,必须要能运用领先科技、优质管理和品牌效应,在市场上为其产品构建一条“护城河”,从而有效阻挡竞争对手的挑战。巴菲特在给投资者的信中常常喜欢强调“护城河”的重要性:“你们不要忘记,经营企业如同守城,应当先考虑挖一条深沟,以便将盗贼隔绝在城堡之外…我们不一定要具备杀死恶龙的本领,只要躲开它远一点就可以做得很好了”。要建立这条护城河,对于厂商来说,必须能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销售具有稀缺性的产品或服务,或者在价格相当时能比竞争对手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因此消费元宇宙和产业元宇宙是基于两种不同的稀缺,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从时效性上来看,产业元宇宙可能会有创造超额利润的时期,但是将会非常短暂。对任何一个新兴的市场机会来说,都有一个“打天下”和“守天下”的问题。开始的时候,那些敢于吃螃蟹,率先开拓市场、打下天下的厂商往往能够获得超额利润;不过从长期来看,只有那些能够守住天下的厂商才能享受稳定的利润。这个规律百试不爽,无论是工业自动化、通讯设备、云平台、还是企业服务,那些试图趁“打天下”的黄金时光赶捞第一桶金的人,往往成为了先烈。从产业元宇宙价值链的层次上来看,无论是底层的技术基础设施、技术平台还是应用生态,辅以适当的激励机制,都能形成商业模式的闭环。

产业元宇宙的商业模式演进

  • 结合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上述消费元宇宙的商业模式,产业元宇宙商业模式或将从“一对一”基建交易型,到“一对N”平台服务型,再到“N对N”生态共生型不断演进。

    • 基建模式:“一对一”直接交易。

      • 基建模式是产业元宇宙早期基础建设需求驱动下,需求方与建设方直接交易的初级阶段商业模式。数字基建商与数字服务商,直接售卖产业元宇宙建设所需的软硬件基建产品和服务。这些基建产品与服务包括:基于垂直产业的各类数字孪生体,如制造业的设备、工作站、产线、车间、工厂、工业园区等数字孪生体;产业元宇宙入口的各类交互设备,如3D扫描成像仪、3D裸眼投影仪、全息投影仪、动捕、头显、脑机等;产业元宇宙通信与算力硬件,如芯片(GPU/CPU/5G/6G芯片)、元宇宙服务器(如浪潮Meta        Engine)等;基于上述标准产品的定制化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基建模式切入产业元宇宙赛道,获得先机。

    • 平台模式:“一对N”平台服务。

      • 基建模式的不断落地将催生产业元宇宙进阶的平台型商业模式。平台型商业模式不再是基建模式的一对一交易,而是一对N服务,一个主导方搭台,N个参与方唱戏。各类产业元宇宙经济体系的平台将不断涌现。典型的平台模式有:

      • 工具型平台模式。如提供广大用户开发3D与数字孪生模型的“元”协作众创平台。大众与奥迪通过Unity引擎,实现工业机器人、制造工厂的优化设计的同时,开展多人同时“在场”的发动机组装、易损汽车零配件包装培训等;NVIDIA英伟达推出的3D与数字孪生协作平台Omniverse等,都是此类协作众创平台模式的初步实践。

      • 广告型平台模式。以土地建筑、数字孪生体等产业元宇宙核心元素为载体的长尾型“元”广告租赁平台。本质上就是拥有一定流量入口的数字空间的出租服务,类似开放地图平台的企业位置有偿标注服务,供B端“元”产品展示、“元”活动开展;百度希壤平台正朝此方向迭代。

      • 交易型平台模式。基于垂直产业工艺、农艺、园艺、病理等专业经验的,NFT化后的应用方案、算法模型、数字孪生体等的“元”交易平台。阿里蚂蚁链鲸探与腾讯至信链幻核NFT平台,均从C端的NFT交易平台切入,未来会逐步发力产业B端。

      • 搜索型平台模式。产业元宇宙的搜索型平台,定位为融合数字基建商、服务商各类“元”产品、“元”服务、“元”能力、“元”资源、“元”方案的B端搜索引擎。快睿科技立足元宇宙全场景内容,推出Qury曲率搜索,正致力于打造此类型平台。

      • 类似互联网经济的平台型商业模式将不断成熟。软件定义各产业元宇宙算力硬件、入口设备的API能力平台,不同场景设备的“在场”众包运维平台模式等都会逐步涌现。

    • 生态模式:“N对N”生态共建共生。

      • 生态模式是在平台一对N模式的基础上,N对N共生。随着产业元宇宙的不断发展,“一对N”平台模式中,平台与平台间的连接与融合将越发紧密,产业元宇宙的各价值链环节也将进一步打通。届时,作为元宇宙中的N个数字原住民“元”AI数字人——AI 虚拟数字人,亦会借助数字孪生等场景,通过AI意识,创造数字原生内容(从UGC到AIGC),参与到产业元宇宙共创共建中,成为基于垂直产业场景的“元”共生体一份子。

      • 本书《产业元宇宙》的产生,可算是“N对N”的内容生产生态模式的初阶实践。本书发起人彭昭,发动业界企业、个体,基于飞书开源众创,通过NFT平台Mirror众筹,并按共创作者的贡献分配收益。1个发起人,N个个体与企业作者,N个众筹支持者,通过多个去中心化平台(Mirror、飞书等),基于区块链与DAO保障,构成项目“元”共生体,共创高价值内容,共享内容收益。

      • 在工业场景,针对工业设备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工具平台方、开发者、设备原厂与零部件厂、设备运维方、设备使用客户、AI数字人等组建针对某工业产品的设备“元”共生体。以工业机器人“元”共生体为例。工业机器人设备原厂协同其自动化应用客户,发起特定场景产品定制开发需求;基于此需求,开发者们在数字孪生工具平台上协同原厂、客户设计新品数字孪生体;原厂商联合零部件厂测试、量产、迭代工业机器人新产品,并协同客户发起新品调试、运维需求;在客户试用、投产使用、报废回收过程中,原厂、开发者、设备运维方协同调试运维、迭代产品、优化工艺,实现工业机器人新品的全生命周期共建。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调用、邀请工业机器人设计、运维专业AI数字人,在数据孪生体的数据与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并提出决策建议。而工业机器人新产品、运维及共创模型产生的收益,可根据共生体各参与方贡献大小,进行分配。

      • 医疗康养场景,各类平台服务商、医养用户个体、医生和专家、医养AI数字人等,共生构建医养“元”共生体。医养数字孪生平台服务商,通过打通用户的智能穿戴与植入式医疗传感器数据接口,打通线下医疗检测设备的影像、声音等数据接口,搭建独一无二的用户数字孪生体(进阶版“数字化身”)。用户个体实时健康与检测数据,通过云问诊平台,由一个或多个医生、科研机构专家线上远程共诊。同时,医疗领域的AI数字人,基于用户数字孪生体数据,还可以辅助医生、科研机构人员,进一步优化专科医疗知识和模型,开展深入的病理研究,并作进一步的健康风险评价。用户全过程的个体数据均通过元宇宙加密平台加密保护。共生体中企业、个人、AI数字人等各方贡献与利益分配均由基于NFT平台的合约保障。医养“元”共生体,促进医疗资源的更合理分配,实现了更高效、更具性价比的群体性疾病研究和个体的精准医疗、疾病预防与康养建议。

      • 在出行场景,针对现实世界交通出行问题,城市交通元宇宙平台,搭建在城市数字孪生地图上,打通用户的网联车、共享汽车及无人车,打通道路信号灯、监控等设备接口,构建交通数字孪生体。平台映射现实世界的实时路况的同时,结合各类车辆孪生体出行计划,利用路况推演算法与出行领域AI数字人能力,实时推演路况,为交通管理指挥提供决策支撑,甚至自主优化道路信号灯等,以实现缓解拥堵路况、交通事故,监控治安重点人员和敏感人群等。

      • 出行场景的另一方面,在用户、车企、保险公司、第三方服务商共创的出行元宇宙平台里,基于驾驶行为与出行数据的用户驾驶模型,车企汽车孪生体、自动驾驶模型,保险公司精算模型,地图、气候服务商,将“N对N”共生在同一元宇宙平台,实现对出行、驾驶人员个性差异的量化定价。另外,通过平台里的保险专业的AI数字人,各家保险公司精算模型或被彻底拉通,并不断优化,甚至统一成一套针对全用户、全场景的出行车险精算模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精准保险。而在这个过程,各车企、保险公司、服务商,甚至是用户本身可以通过基于NFT的数据、算法等贡献,精准切分、获得收益或降低自身出行保障成本。

      • 生态模式的共生体中,客户与供应商的角色越来越弱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对立到不断融合。在上述出行元宇宙场景中,驾驶者因共享自身的驾驶数据,让自身具有客户(购买保险公司车险)与供应商(“销售”数据)双重角色。驾驶者(共享行驶数据)、保险公司(共享精算模型)、车企(共享汽车数字孪生体)、AI数字人(出行/车险算法),在元宇宙平台中,共创一统的出行车险精算模型,融合成出行“元”共生体,共存、共利、共生。“N对N”共建共生的生态模式,是成熟阶段产业元宇宙的典型商业模式。工业、农业、医疗、教育、文旅、金融等各个垂直产业,均将在产业元宇宙里,成长出各自的场景“元”共生体,共同落地、持续推进各实体产业的深度发展。

如何构建产业元宇宙护城河

我们先从反面的例子说起,宣布进军元宇宙和拥有护城河不是一回事。2021年10月,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将改名为Meta,聚焦于建立元宇宙,押注这将是移动互联网的后继发展趋势,一时将元宇宙和Meta送上热搜。然而到了2022年2月,那时新闻的头版头条几乎都是“元宇宙崩盘?Meta历史性暴跌,市值蒸发2300亿!”、“扎克伯格‘气哭’了:Meta搞元宇宙巨亏,股价暴跌市值蒸发2000多亿美元!”等,标题格外吸引眼球。

这些表述不免引起误解,其中的逻辑谬误在于将Meta的市值蒸发与搞元宇宙建立强关联,并且归因于Meta元宇宙布局失利。其实这次Meta股价的暴跌是其数年来埋下多颗雷的一次集中爆炸,并不能简单将责任算在元宇宙头上。

Meta大跌的背后,表面是其元宇宙故事太遥远、太烧钱,不被资本市场买账,但分析本质,支撑Meta发展的两大核心,社交网络用户数量和广告营收均现严峻危机,Meta“大厦”根基的裂痕已经无法掩饰。财报显示,Meta在2021第四季度营收为336.71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80.72亿美元相比增长20%;净利润为102.8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净利润112.19亿美元相比下降8%。虽然营收仍在增长,但重点在于Meta日活、月活跃用户均不达预期。2021年四季度Meta Platforms的日活用户数达到19.3亿人(预期19.5亿),月活用户数为29.1亿人(预期29.5亿人)。这是有记录以来该平台的日活跃用户数量首次出现季度下滑。加之Meta的“元宇宙”部门过去一年亏损超过100亿美元…由此引发了市场的大规模抛售,Meta股价狂泻,市值一度缩水234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5万亿元,创下美股历史上个股最大单日缩水纪录。

从元宇宙的布局上来看,Meta欠缺“护城河”,难以占据元宇宙的C位。自从Facebook更名为Meta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公司都曾经历过更名。比如谷歌更名为Alphabet,通过重组向外界表明,其业务范围已远超最初的搜索引擎,Alphabet是一个集合体。但是Facebook更名与众不同。更名之后,Meta既是公司名称又是企业愿景,这也意味着如果不能占据元宇宙的C位,Meta很可能失去立足之地。因此很多人将Meta视作元宇宙的代名词,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扎克伯格所期望的是,通过元宇宙打通新的社交模式,在下一个技术时代里,覆盖“10亿用户”,“并支持几千亿的电商市场”,继续占领过去Facebook打下的生态位。期望要靠实力作为支撑,Meta在元宇宙布局中的隐患,令其距离C位仍有差距。首先,扎克伯克并没有试图借助在社交媒体领域积累的优势,变成一种开放性的服务能力,平移和扩展到最大范围的第三方元宇宙终端硬件。而是一厢情愿的认为虚拟现实将是未来的主流计算平台,试图打造一个VR版的社交网络来吸引年轻人,但是人们其实并没有必须使用VR进行社交的充分理由。其次,元宇宙的生态系统建立是最难的部分,需要大量的内容创作者、开发者、消费者、软硬件企业、商家等积极加入和提供支撑。然而一些VR初创公司和开发者表示,Meta正在破坏VR市场的竞争。Meta抄袭竞争对手的创意,并使一些应用程序很难在其平台上正常运行。典型的受害者比如BigScreen,该公司的创始人CEO达尔山披露,当用户在BigScreen租借电影时,他们必须使用Quest应用内购买,并强制交纳30%的租赁费。他说:“任何人都不可能在VR领域开展电子商务或媒体业务,因为这是有围墙的花园,还有人看门。”

因此想要在元宇宙领域扎稳脚跟,并不是宣布更名或者推出新品就可以轻松实现。产业元宇宙更是如此,在第2章,我们提到产业元宇宙的着眼点在于服务的规模化。一旦企业从产品和服务跨越到产业元宇宙,新的生态体系就将呼之欲出。企业的重心从卖产品逐步迁移到卖服务,并且基于服务实现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这也就意味着,在产业元宇宙时代,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将不分彼此。过去,我们习惯将不同产业进行人为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关于什么是服务业,这个概念在理论界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服务业指的是从事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借用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名言:顾客买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洞。换言之,过去企业直接销售硬件或软件,以产品为导向;现在则可以直接通过服务实现客户想要达成的目的,以结果为导向。产业元宇宙让农业、制造业产品的供应链追踪,以及设备数据的监控和虚拟化呈现成为现实,由此弱化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分界线,让产品与服务连为一体,服务成为发展重心,进而形成新的产业元宇宙服务业。

因此,要抓住产业元宇宙的浪潮,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技术基础设施。这个技术矩阵包括产品硬件、软件应用、用于互联的网络通讯系统、产品云、网络安全工具套装、获取外部数据的接口以及与其他业务系统联接的工具。其中,产品数据库、应用平台、规则/数据分析引擎和智能产品应用的建立,为产业元宇宙中的服务业铺设了基础设施。智能互联产品在用户和产品生产者之间,建立了持续的数据流。基于这些数据流,生产者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以及增值服务,通过产品的长期运营创造新的收入。

《商业模式导航:变革商业的55种模式》一书中观察到,单纯的产品创新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人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新型商业模式上来。书中介绍了引发商业变革的55种模式,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商业模型中都包含4个基本要素:Who、What、How和Value。Who:目标客户是谁?What:向客户提供的价值主张是什么?How:交付价值主张的价值链怎么构成?Value:价值如何被创造?随着上述4个基本要素从旧体系转变到新体系,产业元宇宙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由此诞生。很多传统企业正在把握这次商业创新,这里以两个案例作为代表。

传统企业转型:蒂森克虏伯

很多分析报告都阐述过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重大,但只有不到30%的公司最终能够承受住数字化大潮中夹杂的风浪,成功实现新的蜕变,德国工业企业蒂森克虏伯是其中的典型。蒂森克虏伯很早就意识到,客户购买的不是电梯,而是良好的乘坐体验。早在2017年,蒂森克虏伯就给全球的24000 工程师配备了HoloLens设备。蒂森克虏伯的智能互联电梯数量已经由0增长到了目前的20万部。他们采用了多种技术,实时监测电梯的使用性能,利用AI系统识别电梯何时需要维修、更换部件、预防性系统维护等,将电梯因维保而停用的时间缩短一半。随着接入的电梯越多,蒂森克虏伯得到的数据点就越多,各项预测就越准确,服务就更到位。

服务类型升级:史基浦机场

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机场是世界上最具可持续发展性的机场之一,而且她正在转型成为新型服务的运营商。作为全球最繁忙的机场,加强资产管理对于优化安全、提高效率和提升旅客体验至关重要。2015年开始,他们开始使用建筑信息模型,将其建筑和资产的所有方面集成到一个单一的可视3D模型中。该数字孪生模型可以实时访问、编辑和共享,随着大量数据通过航站楼,模型变得更加精确。更进一步,史基浦机场还推出了自己的新型应用网络,覆盖了所有公共区域,比如到达大厅与出发大厅、休息室、航站楼与史基浦广场,还有行李地下室与停机坪等非公共区域。与Wi-Fi相比,该网络覆盖范围更大、耗电量更小,所以它非常适合智能传感器的彼此连接并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传感器将史基浦机场的设施与互联网相连,来自这些传感器的信息为机场提供了实时洞察和分析,用于改善旅客服务并提升机场吸引力。

 

过去,卖产品和卖服务往往只能二选一。现在,既要卖产品也要卖服务成为常态。过去,服务业严重依赖人类的“边际交付时间”,所以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做产品的公司要远多于做服务的公司。现在,产业元宇宙让服务业可以尽量脱离对时间、空间、人力的依赖,开创了不受限的新疆域。

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正在被开启。我们可以在元宇宙里面仿真宇宙大爆炸,让学生能够学习宇宙、天文学相关的知识。而艺术史的学生则是能够观看画家如何完成一幅画,雕塑家如何完成一个雕像等。我们可以利用产业元宇宙开发新的医疗服务,如今医疗服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有越来越多的需求,新冠疫情在这方面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应。如今一个真正完整的元宇宙尚未完全落地,面向未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产业元宇宙的原生和衍生经济

元宇宙极大的促进了信息和价值的自由流动。过去我们看到了物品自由流动带来的经济效益,现在我们看到了信息和数据自由流动所创造的繁荣,未来我们将会看到价值和服务自由流动的规模化发展。

这种流动性的增强,底层逻辑在于NFT和DAO的兴起。在第5章我曾经介绍过NFT是一种可交易的资产,可以在区块链上跟踪谁拥有某一数字物品——比如一件艺术品或电子游戏角色。它们在去年进入了主流意识,成为继加密货币后又一种热门的虚拟资产。NFT的出现实现了虚拟物品的资产化,它能够映射虚拟物品,将虚拟物品成为交易的实体,使虚拟用品资产化,还可以把任意的数据内容通过链接进行链上映射,使NFT成为数据内容的资产性实体,从而实现数据内容的价值流转。

通过映射,数字资产、游戏装备、装饰、土地产权都有了它的交易的实体。NFT的存在改变了传统虚拟商品交易模式,用户创作者可以直接通过生产虚拟商品,交易虚拟商品,就如同在现实世界的交易买卖一般。NFT可以脱离游戏平台,让用户之间可以自由交易相关NFT资产。在元宇宙爆火、大型企业参与、各路明星纷纷涌入等因素的广泛助推下,NFT热度持续升温。以NFT藏品中最出圈项目之一的“无聊猿”价格为例,该项目发行时仅需约190美元,而现在这组藏品的地板价已经超过了30万美元,最高交易价格更是达到了约291万美元。据第三方数据机构 nonfungible 统计,2021年NFT交易规模达到140亿美元,规模高达疫情前2019年全球艺术品拍卖总额105.7亿美元的1.3倍!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是适应元宇宙的组织方式,是一种人类创作与协同的新形态,也是一种后公司时期的新形态,将来人们的经济活动可能会越来越多的依靠DAO这种模式。生产环境的变革催生着新的组织方式,从大航海时代到元宇宙,组织形式将不断变化演进。Web2.0时代,巨头对数据的垄断已被社会关注,而元宇宙DAO的组织规则由程序监督运行,组织规则最终的保障是代码。代码的事前约束使得DAO能在更低信任的模式下形成组织,用户在数字世界可更广泛参与全球协作。区块链技术保障了“Code is Law”,而DAO保障了规则有序制定、执行,两者是元宇宙制度基石。比特币网络就是最简单的DAO,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加入网络,成为节点并提供算力保障账本安全。以太坊进一步支持智能合约,使得去中心化执行的通用计算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各类应用均基于代码规则的DAO而实现。这为构建以5G、物联网、AI、云算力为底层的元宇宙提供了可能,Web3.0的世界将更加扁平化。

NFT和DAO可以说是解锁元宇宙发展的底层密码,创造了价值和服务自由流动的载体。它们的出现让人类可以汇聚众多个体的微薄力量,长期的、持续的一起完成一件伟大的“作品”。有了数据与信息自由流动的基础,叠加上价值和服务的自由流动,我们可以想象元宇宙即将创造的经济体量将有多么巨大。

在产业元宇宙创造的经济形态中,可以分为原生经济和衍生经济。原生经济是现有互联网经济的扩展,将物理的经济活动映射到虚拟世界。比如从线下购物映射到元宇宙电商,从现场参观映射到虚拟展厅。元宇宙的原生经济将会具有很大的体量。

在元宇宙的原生经济之上,将会逐步发展处新的经济形态,也就是衍生经济。它不单纯只是现实经济的虚拟映射,而是依托现实与虚拟的交互,以及虚拟与虚拟之间的共生,衍生出来的新的价值交互形态。比如前文曾经提到,现在地球上共有77亿人,在虚拟世界里,可能会有770亿人在里面做生意。社交关系,商业关系会千倍于我们的物理世界,千倍于地球上目前总的资源、总的人口,做生意的空间被扩大,十倍几十倍的消费需求、商业需求就被释放出来。

举个例子,现在的旅游景点一般是通过门票或者景点特色礼品获利,在产业元宇宙中,旅游景点可以创造自己的虚拟映射,让更多的游客可以身临其境的远程体验,现场的游客也可以通过VR和AR等技术体验更奇幻的旅游感受。更进一步,景点可以定义来自古代或未来的虚拟人物,讲解各个典故的由来,游客可以和这些虚拟人交朋友或者合影。随着景点的数字内容越来越丰富,游客也会获得越来越好的体验,激发游客自己创造和分享内容,形成飞轮效益,让每个参与者都能从旅游景点的改善与提升中获益。

游戏化是产业元宇宙经济的催化剂

为了激发产业元宇宙的经济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是娱乐性。也就是说,在产业元宇宙中,产业的数字化一定要与游戏相结合。曾经我对谈论游戏产业有一些抵触,觉得游戏距离实体产业比较远,但现在我发现一点儿不远,而且游戏正在与传统产业互相融合。

游戏,不再只是游戏。游戏代表着科技应用和创新的前沿,随着游戏引擎应用领域的增加,游戏与传统行业的衔接越发紧密。举例来说,基于游戏技术的模拟仿真,大大降低了自动驾驶的研发成本。不仅是在国内,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研发厂商,纷纷转型使用游戏引擎来进行测试。业界公认技术领先的谷歌无人车Waymo,在现实中只完成了0.2亿英里道路测试,但在虚拟场景中已经进行了150亿英里仿真测试。宝马公司透露,该公司95%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都是在模拟环境中进行的,而不是在道路上进行。

一些研究机构也正在借鉴游戏的方式,让传统产业的生产过程变得“平易近人”。韩国科学技术高等研究院(KAIST)使用元宇宙技术,在校园内开设了一个特殊体验区。佩戴VR设备的参观者,可以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实践螺丝生产线的现场操作,调整注塑机的压力或生产速度,监控制造过程。

提到游戏,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其娱乐性,但是游戏也代表着科技应用和创新的前沿。游戏,在过去数十年中,拉近了个人电脑、图形化界面、互联网等新技术与普通人的距离,也为软硬件和通信市场创造出了市场需求,为整个数字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今随着游戏引擎应用领域的增加,游戏与传统行业的衔接越发紧密。

当下火热的元宇宙,其最佳体验入口和重要终端场景就是游戏。从某种意义上说,元宇宙空间的建造任务之一,就是打造大型的虚拟世界游戏场景。同时,游戏引擎在跨行业应用中产生的价值不容忽视。汇聚了多种前沿技术的游戏引擎,已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走向数实融合、构建数字孪生的重要工具,被应用于民用航空、汽车制造等工业场景;在智能拟真模拟、数字孪生和自动化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谢宁认为:“游戏是一个闭环的,具有反馈式互动性的实时环境。这种特性,恰恰为我们当今很多人机协同智能、大规模多智能体等问题,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验证场景。”尤其是产业元宇宙,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生态,游戏的融入可能将为其提供新的发展路径。作为虚拟技术的载体,游戏可以在数字孪生的构建中扮演起“新型工业软件”的角色。

得益于游戏引擎在3D建模、物理特性及动作方面的长期积累,工业场景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1:1打造物理世界的数字孪生,并将沉浸式的虚拟环境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游戏环境中,多名工程师可以像玩家一样实时感知、分析、推理、决策和行动,尝试工业企业测试生产环境中的数千个潜在场景,在复杂多变的可能性中选择最佳策略。

波音、宝马、斗山等公司已经采用这些策略优化自己的生产流程。波音公司最近宣布了在“元宇宙”中设计飞机的目标,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投资150亿美元用于数字化改造。按计划,元宇宙功能可能会在两年内集成到波音的飞机制造过程中。在宝马最新的工厂设计中,生产一辆车不仅只需一分钟,而且每辆车都是不同的。生产过程自始自终在元宇宙环境中进行模拟,创建数字孪生,并且以让动力传动系统中的机器人和人类以协同工作的方式开展工作流程。

韩国斗山工程机械利用游戏引擎,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建筑工地的各种物理元素,在提高现场作业效率性的同时,还在规划阶段识别可能出现的错误与出现安全事故,让更精准、更快速的施工作业成为可能。并且斗山工程机械提出了未来建筑工地解决方案概念“Concept-X”无人自动化解决方案,这是一套通过无人机和3D扫描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自动分析生成施工计划,交由无人挖掘机、装载机等进行施工的施工现场综合解决方案。

“市值”最高的公司将来自产业元宇宙

时代的变迁是永远不会停止的主旋律,未来产业元宇宙企业中有望诞生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点拾投资曾经追踪了过去30年中标普前十大公司的变迁,带给我们很多启发。虽然单看一两年变化很小,很多年份标普市值前十大会连续几年没有任何变化,但是看五年、十年却变化很大。上世纪80年代的特征是原油企业的大景气,到了90年代迎来了消费的浪潮,之后是第一次的互联网泡沫,在泡沫崩溃之后我们看到了金融股的崛起,并盛极而衰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随后移动互联网崛起,到今天市值最大的企业都来自一个领域:科技。

 

1980年,石油企业家喻户晓。虽然在1980年,标普市值最大的公司是当时的科技股IBM和通信股AT&T,但是石油公司基本上占据了前十的其他位置,在Exxon和Mobil两家石油巨头合并前,他们都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公司,排在后面的标准石油也是耳熟能详的企业。

1990年,消费大牛市出现。上世纪80年代由于原油危机,是石油巨头垄断的十年。而来到了90年代,消费巨头开始崛起。这一年我们看到了两个特别熟悉的名字:沃尔玛和可口可乐,他们分别排名第八和第十。零售巨头沃尔玛那时的市值也就342亿美元,即使已经是全美市值最大的零售股,空间还是很大很大。可口可乐市值310亿美元。

2000年,网络股泡沫破灭。标普在突破1500点后阶段性见顶,之后整整调整了三年。整个排名也因为网络股泡沫崩溃,出现了大调整。思科成为了市值最大的科技股,排名第五。花旗集团市值2873亿,排名第四。AIG保险成为了进入榜单的新公司,而微软市值较上一年度缩小一半以上,只有2312亿美元。

2004年,金融牛市来临。排名前十的榜单中出现了多个金融股,包括花旗、美洲银行、AIG。其中美洲银行是第一次进入榜单,这家银行将继续扩大其市值,成为美国最大的前四家银行,直到下一次的危机。

20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这一年标普出现了巨大的回撤,指数跌幅超过36%,而跌幅超过80%的个股比比皆是。全球股市每天都在暴跌,大量的金融企业被私有化。最终中国和美国的政府双双出手,才停止了这场金融危机的蔓延。在市值排名上,Exxon Mobil还是第一,沃尔玛比较抗跌排名第二,前几年火爆的金融股只有一家在前十:JP Morgan。

2013年,移动互联网的大元年。中国随着微信的升级换代,移动终端的渗透开始,也爆发了第一次的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在美国,谷歌来到了第三的位置,市值达到了3810亿美元,超越了过去的老大微软。苹果依然是市值第一的企业。IBM开始了大跌,离开了前十的榜单。

之后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整个互联网出现了强者恒强的特征,全球的经济都在被大型互联网企业吃掉。而且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市值似乎没有任何停下的脚步,他们正在越变越大,而成为巨无霸之后依然能够保持非常快速的增长,科技的垄断依然在继续。

怪不得巴菲特说现在和过去不同了,现在是科技的时代。全球股票市值最高的五大公司全部是科技公司,这五大公司的市值占美国5000家上市公司市值总和的十分之一。

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最大的财富不在过去,而在未来。未来,产业元宇宙企业将会蓬勃发展。相比过去的自然资源、金融资源、土地资源,我们逐步进化到数据资源,也就是说数据成为人类经济活动最主要的资源。现在全球范围市值前十大的公司,或者每个国家、每个市场的前十大公司里面,至少有3到4家已经是以数据经营为主的公司。它们的资产也就是数据,比如谷歌、Meta,凭借规模优势,站在浪潮之巅。

但是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见顶,规模优势不再,未来数据的存储方式、收益权都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基于数据的经营方式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虚拟空间和虚拟产品的运营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下一代的互联网、未来产业和新金融,都会与现状有很大不同。

以下一代互联网为例,复星集团联合创始人梁信军曾经预判,大而全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也许很难在元宇宙生存。因为当前Web 2.0的互联网都是大而全类型,比如Meta、谷歌几乎覆盖所有的服务,让用户在一个平台上完成所有的交易,所有的服务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但到了Web 3.0,绝大部分的服务需求,都将由元宇宙的基础服务设施来支持,会有更多小而精的去中心化平台来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对于下一代产业而言,大而全同样并不适用于未来,大公司的研发颗粒度过大,并不能很好满足多样化的B2B企业需求,现有巨头企业的洗牌和迭代在所难免,面向未来的产业元宇宙企业即将崛起,成为全球“市值”之冠。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市值”并不同于我们的传统认知。如今我们的很多评估指标并不适合未来,很典型的例子是GDP。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估算,鸦片战争前的1820年,中国的GDP高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比重达32.9%,而美国只占1.8%,欧洲30多个国家加起来也只有24.9%。然而当时中国的GDP中绝大部分是农业,而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大大提升了工业化水平及军事实力。如果单看GDP,根本不能解释为什么GDP总量约为英国7倍的中国在鸦片战争中会被打败。“市值”也是如此,对于未来的优质企业,我们可能需要一套更好的评估指标。

如何投资产业元宇宙

未来唯一确定的事是不确定。从个人角度来讲,可以在资产配置中考虑元宇宙相关的投资,从企业角度来讲,在元宇宙时代最重要的是不要被淘汰出局。

我们都称巴菲特是“股神”,巴菲特却从来不这样看自己,巴菲特在他致股东的信中一次又一次地说“我的工作是配置”。不同的大师,对投资有完全不同的观点,但是所有的大师都认可一点,那就是资产配置是决定投资长期业绩的最重要因素。

根据彭博的分研究,元宇宙ETF资产或在2022年底前超过20亿美元。Roundhill Ball Metaverse ETF于2021年6月30日推出,曾以主题ETF的创纪录速度吸纳资产。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流入这只ETF的资金超过了1亿美元。

韩国的元宇宙ETF则轻松打破了这一纪录,在两周内吸纳了超过2亿美元的资金。香港首只元宇宙ETF南方东英元宇宙概念ETF于2022年2月上市,每股单价约为7.8港元,最低投资门槛为780港元。南方东英元宇宙概念ETF透过主要投资于直接或者间接从事使用创新技术提供有助于元宇宙发展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公司,以实现长期资本增值。基金聚焦于元宇宙四大关键领域,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充分享受元宇宙快速发展的机遇。这四大领域涉及:元宇宙基础设施(包括计算、网络、接入)、元宇宙构建技术(包括可视化、同步、通讯、算法)、元宇宙应用(包括服务、平台)、元宇宙内容(包括内容创建者、内容分销商)。而从该ETF构建的元宇宙概念投资组合显示,前十大持仓股均为全球大型科技公司和芯片制造商,包括Meta、Roblox、英伟达、Unity、苹果、Snap、AMD、高通、索尼、腾讯。以上信息仅作参考,不做投资建议。

对于企业来说,在可能到来的元宇宙时代先要确保不被淘汰出局。很多产业元宇宙相关的创新和革命性的技术,值得企业布局。在第5章中,我们提到过元宇宙的6大核心技术:

• 终端硬件:虚拟现实的交汇点

• 通信网络:正在向元宇宙演进

• 计算能力:推进元宇宙的“燃料”

• 数字孪生:不可或缺的登山杖

• 平台、工具和标准:消灭小宇宙

• 数字支付:闭环经济系统之门

终端硬件要成为完整版本的元宇宙设备,提升空间还很大,比如我们在创建元宇宙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去“复刻”现实世界的场景,那么工业级别的工业相机、投影和跟踪系统以及扫描传感器等就派上用场了,它以远超人眼的能力以更精细的方式去捕捉各种建筑场景等。通信网络为元宇宙提供持久的、实时的连接、高带宽和分布式的数据传输。其中带宽、延迟和可靠性是三个最重要的指标。计算是元宇宙一切行为的“燃料”,无论是物理计算、渲染、数据协调和同步、人工智能、投影、动作捕捉和翻译等多样化和苛刻的功能,计算都是必不可少的。数字孪生可以为任何物理实体创建其虚拟模型,一个零件、一个部件、一个产品、一台设备、一把加工刀具、一条生产线、一个车间、一座工厂、一个建筑、一座城市,乃至一颗心脏、一个人体…

这六个技术领域都值得进行深入挖掘,也都是值得投资的方向。元宇宙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继承者,又被定位为人类休闲、劳动和生存的平台,这一愿景的成功取决于元宇宙是否拥有繁荣的经济,而各种类型的企业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

在产业元宇宙中获利的案例

未来3到5年,最能承载增长想象力故事的赛道,大概率是元宇宙。虽然从产业元宇宙中获利有很多选择,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简单。

 

人们看好元宇宙的理由非常广泛,对零售商和消费品牌来说,这是一个触达全球客户的便捷渠道,一个拥有光明前景的新市场。在这个虚拟空间里,无论是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滋扰,艺人都可以卖光其演出门票。借助这项技术,你能够邀请专家远程排除大型工业设备的故障,或者让新员工加入进来。此外,白领信息工作者也可以汇聚于此,集思广益,并提出重大想法。谁知道呢?或许其中某个想法将铸就下一只现象级的元宇宙企业。

事实证明,新冠肺炎疫情是助推元宇宙愿景的强大加速器。关停和封锁措施迫使大多数人利用Zoom等视频通讯工具进行远程工作、上课和社交。就这样,我们都转变为一种数字存在。与此同时,无论是AR/VR头戴设备、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游戏机的计算能力、芯片组、几乎无处不在的云,还是5G和光纤入户,我们周围的技术继续变得更好、更快、更便宜。

从元宇宙爆火以来,不乏取得了强劲增长的企业。比如本书曾经提到的Matterport,这是一家致力于提供真实建筑3D版本的空间数据公司。它正在与Meta的人工智能研究部门开展合作。据华尔街估计,Matterport在2022年的收入将增长近47%。

还有一些企业从游戏中获益,并逐步渗透到传统产业。最典型的是Unity,它创立于2004年,于2005年开始在推出适用Mac系统的引擎以实现商业化,到2020年实现游戏引擎领域整体市占率超50%(移动游戏超70%),AR/VR领域市占率超60%的领先地位。IPO时,Unity管理层认为公司的全球潜在市场空间(TAM)在290亿美金,其中游戏领域120亿,非游戏领域(包括建筑、汽车、动画等)为170亿,目前Unity在非游戏领域更多的是以战略合作定制方案的方式做切入。

其实早在4年前,Unity公司就宣布进军汽车和交通行业。通过新成立的汽车部门,加大3D渲染技术在上述行业的市场拓展。起初,Unity引擎为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提供实时3D、VR和AR技术支持。此后,Unity发布了两个针对汽车行业的3D应用工具,允许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自动驾驶测试。基于游戏技术的模拟仿真,大大降低了自动驾驶的研发成本。不仅是在国内,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研发厂商,也纷纷转型使用游戏引擎来进行测试。这些项目的成熟让游戏与产业元宇宙的叠加效应不断溢出,应用到工业、医疗、交通、教育等实体领域。

混合办公模式是未来潜力最大的工作模式,也有产业元宇宙公司布局于此。根据微软发布的2022全新一期的全球职场趋势报告,57%受访人倾向于远程办公,51%受访人认为考虑在未来1年转向混合办公。其次,作为混合办公模式的一个新兴媒介,其中的AR/VR应用引发了新兴世代的兴趣,51%Z世代和48%千禧一代认为未来两年会尝试虚拟办公。微美全息是一家全球领先的AR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致力于AR等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及以全息云操作系统为载体的生态构建。虚拟办公有望突破物理空间的局限,将带来最接近实地面对面的工作体验,提升办公生产、沟通、协作效率。

由于互联网红利已经减退,资本基于逐利性,急于寻找下一个风口。因此机构们,包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真格基金、五源资本、险峰长青、晨兴资本、星瀚资本等一线投资机构,均已开启元宇宙赛道布局。

元宇宙中获利的终极密码

元宇宙中获利的终极密码是什么?它是创造。创造者经济是关于释放创造力,让任何人都能以观众为中心谋生或建立业务,而不受过去存在的高技术壁垒的限制。当我们想要获利时,一般想的是如何得到,但是其实最佳的获利手段是给予、构建和创造。

根据Medium知名博主Jon Radoff的分析,我们现在有足够长的历史可供回顾,并看到一个可预测的模式发挥作用:无论是过去的桌面出版,还是最近的电子商务和 3D 引擎,在任何现有的创意产业中都有几个阶段:

• 先锋时代,亚马逊或皮克斯等先行者创造了自己的技术。

• 工程时代,自下而上的工具和中间件出现以支持不堪重负的工程团队。

• 创造时代,自上而下的工具出现以支持更大的创造者市场并改革先前的许多业务。

 

创造者和开发者正在为人们创造内容和体验,他们的竞争优势来自他们对某些社群的独特理解、与受众联系的新方式、新的讲故事形式和对新表达形式的掌握。

如今创造时代已经来临。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元宇宙沙盒游戏公司robotics平台吸引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万创作者,创作了2000万个游戏,其中约100万名开发者能获得收入,超过1000名开发者年收入超过了1万美元。黄仁勋也曾透露,英伟达现在有的开发者数量约为300万。“开发者驱动了我们的发展,他们在平台上开发新的软件,这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价值。”黄仁勋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开发者总收入2亿美元,创作平台的推出,极大的降低了设计和制作创意产品的门槛,在NFT等相关技术的支撑下,来推动了创造者经济的大繁荣。

2021年,随着“鼓励企业开放源代码”、“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开发者数量突破新高。在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Gitee上,总用户数量已经超过800万。与此同时,来自北美的全球知名代码托管平台GitHub在2021年增加了103万中国开发者,达到755万。如今,中国开发者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开发者群体。

我们都想得到最多的财富,可是最大的财富不是得到,而是创造,最大的财富不是过去,而是未来,最大的财富不是物质,而是激情。在产业创新中,质量的提升是要求也是衡量标准,全栈智能的创新技术是引擎,而拥有产业视角和创新技术的人才是关键,随着产业创新浪潮的兴起,创造时代已经来临,创造者和开发者将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实现突破的关键力量。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