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迈入数字孪生新阶段 满足不同城市特色化需求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未来之城。投入建设5年来,雄安新区地上、地下、云上三座新城同步推进,“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同频共振。值得关注的是,与传统智慧城市关注建筑、交通、水务等某一行业或领域的智慧化不同,雄安新区是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全城智慧化,在数字孪生平台上把城市各专业数据进行集成。
易观分析报告中指出,随着政策推动、多项标准立项的启动和建模仿真技术的成熟,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将在2022年迎来“整体性落地建设”探索期。
“数字孪生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能源、医疗等领域都有应用,但是市场发展和应用成熟度有显著差别。以发展较为前列的数字孪生城市为例,由于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所以这在未来十年都是比较有潜力的增量市场。”易观分析企业数字化中心分析师潘玉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科技手段驱动城市“重塑”
资料显示,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作为智慧城市的进阶阶段,是以5G和AI等科技手段驱动城市的重塑,将城市孪生体数字化、平台化和标签化,以一体化的新视角重塑城市规划和管理。
易观分析报告中指出,数字孪生产业领域多且链条长,吸引了众多不同体量的供应商入场,各类型企业一般以自身核心能力和产品为切入点,横向扩展行业应用领域,纵向蔓延至产业上下游,积极参与生态的构建。数字孪生产业体系大致由基础支撑、共性技术服务、应用场景和支撑技术四大核心构成,对应从设备、数据、技术到行业应用的全生命周期。
易观分析企业数字化中心分析师潘玉宇表示:“产业下游主要是以互联网巨头为代表的拥有较强生态号召力的集成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互联网公司在数字孪生市场相较于传统的软件供应商更具生态构建能力,且其发展战略路线会根据自身优势调整。比如阿里依托其云计算能力和在杭州的智慧交通项目经验,主要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ET城市大脑;腾讯的CityBase借助微信的C端连接能力,帮助政府和企业搭建城市管理工具,并通过微信生态触达服务城市居民,探索ToG向ToC转变。”
京东科技则以京东云技术为基础,与中国雄安集团携手打造了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的数据基底——“雄安新区块数据平台”,使数据信息从底层就能实现实时汇聚与多模态应用。京东科技数字城市群城市操作系统负责人莫雄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雄安新区块数据平台是新区‘一中心四平台’最重要的平台,智慧城市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数据建设,我们打造的‘块数据平台’是数据汇聚中心、数据管理中心、AI赋能中心、数据服务中心,部署在平台上的信息化系统加起来有130个,数据规模和增长速度达到国内中大型城市的水平。”
莫雄剑对记者表示,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各地在建设智慧城市、智能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遇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数据割裂、孤岛严重,“但在雄安新区有一个好的就是我们是在‘白纸’上做图,这也让京东科技可以把我们在城市计算底层架构的优势和能力进行发挥。”
如何做出每个城市的特色化?
据莫雄剑介绍,对于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一座城市的管理者往往有以下三方面的顾虑:第一,怎么样去保证建设的智慧城市是领先的,或者说是先进的服务体系;第二,城市的建设是有时限的。怎么样保证这样的城市建成之日不是落后之时;第三,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千篇一律,不管是城市环境还是经济的产业情况都要有自己的特点。
那么,数字孪生如何才能很好满足不同城市的特色化需求?
对此,潘玉宇表示:“数字孪生的价值主要还是通过数字化顶层设计和数字化运营来实现的,所以一方面地方政府要依据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核心诉求,从顶层来指导各职能部门展开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另一方面政府工作人员需要加强日常数字化运营的能力和部门间的协作,数字孪生系统上线后的持续调优工作很大程度上能决定系统智能预测的准确性。”
莫雄剑给出的京东科技的解决方案是:“我们注重打造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体系。基于这个体系,我们会抓住变和不变的地方。在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变的是上层业务的变化,不管是基层治理、城市应急还是生态环境、交通。不变的是底层的基础体系,是城市状态的一网协同、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城市数据一网共享、城市状态一网感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要基于不变的东西,形成建设的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孪生有关的关键技术大多数在国外企业手中,如传感器技术、CAD技术性、CAE技术性、PLM技术性、VR/AR技术性等。这个会对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产生什么影响?
潘玉宇表示:“在仿真层,欧美商用软件的市场占有率的确比较高,国产软件难以短时间内通过实际应用来进行更贴合应用场景的迭代优化。但是近年来情况还是有所好转,比如腾讯云将仿真技术和云端计算结合,实现了仿真实施商业软件许可证按量计费的方式。此外,数字孪生技术在2020年被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体系,我们预测在政策加持下,这些技术也会有所突破。只是最后以何种形式,是中外合资公司还是自主研发,是技术供应商还是像阿里、腾讯这样的集成商来实现,目前还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