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产业政策

大摩研报评美股AI芯片市场风云:ASIC热度虽高,通用GPU仍占鳌头

人阅读 2025-02-13 20:39:55快讯

近年来,AI技术迅猛发展,半导体行业作为其重要支撑,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其中,专用集成电路(ASIC)在AI芯片领域的热度持续攀升,市场似乎对其寄予厚望,认为它将在与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公司生产的通用GPU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从过去六个月的市场表现来看,ASIC相关股票的涨幅明显超过了通用GPU厂商的股票。然而,摩根士丹利却对这一市场趋势持不同看法,认为目前市场对ASIC的热情可能有些过度。

ASIC与通用GPU的对比剖析

  • 性能与成本

ASIC的支持者认为,ASIC专为特定应用设计,在某些狭窄应用场景下,性能可能优于通用GPU,而且成本更低。例如,一款ASIC芯片可能性能不及英伟达的H100,但价格仅为3000美元,远低于H100的20000美元,这使得其总体拥有成本更低。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英伟达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仅今年预计投入就高达160亿美元。凭借这些资金,英伟达能够维持4 - 5年的研发周期,并通过多个设计团队并行工作,实现18 - 24个月的架构更新节奏,同时在连接技术和软件生态系统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投入。相比之下,ASIC的研发预算通常不到1亿美元。此外,虽然ASIC芯片本身价格较低,但在系统成本方面,由于其集群成本可能更高,如使用更昂贵的光学技术,且在高带宽内存成本和封装成本上也不占优势,导致整体成本优势并不明显。而且,ASIC在软件方面也存在挑战,其软件开发难度大、耗时长,而英伟达的CUDA(统一计算设备架构)软件开发工具包已被广泛应用,这使得ASIC在易用性上也处于劣势。

  • 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从市场份额来看,2024年,英伟达的处理器收入高达980亿美元,AMD为50亿美元,博通(AVGO)为80亿美元,而Alchip和Marvell合计约20亿美元 ,通用GPU在市场中占据了约90%的份额,ASIC仅占10%。摩根士丹利预计,2025年通用GPU的市场份额还将略有增长。尽管ASIC在某些领域有发展机会,但几乎每一款ASIC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例如,联发科(MediaTek)可能会在谷歌的TPU生态系统中挑战博通,Alchip也将在亚马逊的Trainium生态系统中对Marvell构成威胁。此外,英伟达在数据中心领域的优势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其在全球云计算市场广泛布局,拥有成熟的生态系统,客户粘性较高。

各大公司投资评级与前景展望

基于上述分析,摩根士丹利对相关公司给出了不同的投资评级和前景展望。

  • 英伟达(NVDA.O):买入

英伟达仍是摩根士丹利在半导体领域的首选股票。尽管其面临美国出口管制等风险,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生成式AI的发展,对AI/ML硬件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增长,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有望在未来5年成为主要增长动力。此外,英伟达在AI/ML软件与服务、网络和自动驾驶等领域也有增长机会。摩根士丹利给予英伟达的目标股价为152美元,预计其2025年每股收益为4.75美元,对应市盈率约为32倍。

  • 博通(AVGO.O):增持,但需关注预期

博通在AI领域也有较大的市场份额,随着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资本支出的增加,其有望实现增长。不过,博通目前正处于AI业务的转型期,部分客户业务出现波动,且市场对其2027年的收入预期较高。摩根士丹利维持对博通的增持评级,但会密切关注市场预期的变化。其目标股价为246美元,对应2026年ModelWare每股收益6.30美元的市盈率为39倍。

  • 其他公司:观望

对于AMD、Marvell、Astera Labs(ALAB.O)和美光科技(MU.O)等公司,摩根士丹利建议观望。AMD在AI领域虽有一定进展,但市场对其预期较高,留给其超预期表现的空间有限;Marvell虽有AI相关业务增长机会,但估值较高且股票薪酬费用较高;Astera Labs在AI连接领域技术领先,但估值已充分反映其增长预期;美光科技的内存业务面临市场波动,尽管AI业务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增长动力,但整体前景仍有待观察。

总结

总体而言,虽然ASIC在AI芯片市场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其在与通用GPU的竞争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通用GPU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成熟的生态系统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在短期内仍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投资者在关注AI芯片市场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