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产业政策

5月1日实施!卫星产业黄金期已至

人阅读 2025-03-19 09:53:49

3月12日,工信部印发关于《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以提升国内卫星网络的协调效率,优化国内卫星网络的协调程序,促进卫星轨道资源的开发利用,《办法》将于2025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卫星操作单位与卫星网络数量的增加,以及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稀缺的特殊性,我国一直在加强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管理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卫星网络资料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框架。

此次《办法》的颁布将继续加强国家无线电的统筹管理,通过降低报送通知资料门槛,规范国内协调程序和减轻国内协调的工作量等管理办法,进一步激发航天企业活力,推动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办法》的内容共六章33条,从卫星网络国内协调关系的建立、国内协调的开展、国内协调的完成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第一章为总则,主要包括起草依据、适用范围、国内协调地位判定标准、各单位职责分工、开展协调的原则、鼓励措施、完成协调的结果、干扰处置等。

第二章为卫星网络国内协调关系的建立,主要包括协调列表的作用和内容、协调列表建立条件、协调需求征集、联络台账的要求等。

第三章为无需建立国内协调关系的情形,主要包括无需建立协调列表的情形、无需列入协调列表的情形、申请增加列入协调列表的情形等。

第四章为国内协调的开展,主要包括协调发起、协调响应、协调超时等阶段的要求。

第五章为国内协调的完成,主要包括依规则自动完成、双方协议完成、第三方评估完成、主管部门会议完成、主管部门函件征求意见完成等五种完成国内协调的形式以及监督措施等。

第六章为附则,主要包括名词术语、军事及港澳地区卫星网络国内协调事宜、实施时间等。附件分别为国际电联空间业务协调常用建议书、卫星网络国内协调列表模板。

助力“千帆星座”

同日,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上海垣信卫星的“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千帆星座”是垣信卫星自主研发建设、商业化运营的我国第二个低轨卫星大星座,致力于为国内用户提供广泛且高质量的卫星宽带通信、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使用卫星通信Ku(上行为12.75-18.75GHz,下行为10.7 GHz -12.75 GHz)、Q/V(40-50GHz,50-75GHz)等频段。

同时,此次卫星网络协调的实施也为“千帆星座”提供了频轨资源的支撑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射任务是“千帆星座”首次借助商业发射场完成发射任务,也是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工位的首次发射。这一次的成功发射也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验证了商业发射场在大规模低轨星座组网任务中的效率优势。

目前,二期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中。随着各个卫星星座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加速组网,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会更加满足未来卫星高密度发射的需求。

国家带队,民营崛起

自2015年明确“商业航天”的发展以来,我国便出台了多项卫星管理政策,支持航天领域商业化模式发展,民营企业因此迅速崛起。据天眼查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的商业航天相关企业有7万家,布局在卫星产业链的各个细分领域。

其中,星图测控在2025年1月于北交所上市,成为“商业航天测控第一股”;3月,深蓝航天完成新一轮融资,由泰安市国资基金领投,金额近5亿元;此前,蓝箭航天更是在2024年底获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9亿元投资,创下单笔融资纪录,国星宇航、星际荣耀也在IPO阶段。

2015,《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 年)》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卫星研制和系统建设。

2016,《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完善空间基础设施,推进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导航和位置服务等技术开发应用

2017,《“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加速卫星应用与基础设施融合发展。

2020,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作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范畴。

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

202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商业航天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卫星互联网和火箭制造,如《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等。

《对地静止轨道卫星动中通地球站管理办法》发布,对动中通地球站的设备性能技术、限值要求、保护现有合法无线电业务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其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地位。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重点提及了“商业航天”,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加码,将进一步加速低轨星座组网和商业化应用落地,推动卫星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未来,卫星产业将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的驱动下,形成真正的产业闭环,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